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属于胜利油田承担的中石化集团公司“十五”重点科研项目中的课题之一,研究区是济阳坳陷罗家垦西地区砂砾岩储集层。综合应用石油地质学、测井学、测井地质学、地质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应用现有的油藏静态和动态资料,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从关键井到多井、从局部到区域的研究路线,探讨了急需解决的罗家-垦西地区砂砾岩体储层测井评价问题,摸索出一套基于测井资料进行砂砾岩储层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罗家-垦西地区砂砾岩储集层非均质强,又是稠油油藏,给勘探详查和油田开发带来很多地质和工程问题。以岩心岩相地质分析结果刻度FMI和常规测井资料,建立起测井资料的岩性、岩石结构、沉积构造的响应特征,总结出研究区砂砾岩体6种岩相及测井响应特征模式;描述了各种沉积亚相和微相的测井沉积相特征。依据“四性”关系研究结果,确定了砂砾岩体储集层的划分标准;以生产测试资料为依据,综合应用电阻率数值模拟、测井相分析等多种方法评价了深层稠油油藏的含油性,建立了适合砂砾岩体的测井物理模型,处理并解释了区内109口井的测井资料,计算了反映储层岩性、物性和含油性的参数,使解释成功率达到85%以上。在单井解释和多井对比结果的基础上,精选评价参数,对砂砾岩储集层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描述了储层发育规律。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和认识:
1、用岩心刻度FMI和常规测井资料,并对测井资料标准化,消除了测井资料的多解性。将砾岩相进一步细分为物性差异较大的颗粒支撑砾岩、杂基支撑砾岩、混合支撑砾岩,不仅有助于准确划分储集层和非储集层,而且提高了测井资料沉积相分析的能力。
2、建立在“四性”关系研究基础上的储集层划分标准,具有全面、准确的特点,提高了测井资料划分砂砾岩储集层的准确性。
3、基于测井相分析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预测方法是对以往计算方法的改进和提高。常规测井多矿物模型测井最优化方法计算孔隙度和基于BP神经网络的渗透率预测方法,加大了测井信息的利用率。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计算储层参数提高了解释精度。
4、处理解释了工区内的109口井,以成果图和成果表的形式,提供了储层厚度、有效厚度、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及含油性等参数。将单井解释结果与岩心、试油试采结果对比,符合率较高。解释参数已用于进行油藏描述和储量计算。
5、首次在研究区应用电阻率数值模拟法、测井相分析法,解决了砂砾岩体深层稠油油藏含油性判识的难题。
6、深入解剖了砂砾岩体的岩性特征,以单井测井解释和多井评价相结合,形成了一套适合砂砾岩体的储集层综合评价方法。将罗家-垦西砂砾岩储集层划分为四类,并且在平面上划分出不同类型的分布区,为勘探详查、落实有利目标区、确定储量规模奠定了翔实的地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