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的发展变幻莫测,培养一批综合素质较强的公务员团队,在我国干部培养的系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任培训是对新入职公务员举行的培训,是公务员培训的常规项目,在公务员培训的整个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务员初任培训实施的有效性,以及是否能够满足公务员在学校层面的基本需求,很重要程度上取决于初任培训项目的体系构建的完善程度与健全程度。公务员初任培训有效性的实证评估通过借鉴现CIRO培训有效性评估模型,对公务员初任培训的情境评估、投入评估、反应评估和结果评估四个层面进行综合测评。目前,纵观我国基层公务员初任培训有效性现有研究成果,定性分析较多,而定量研究较少。为此,以CIRO培训有效性评估模型为依据,设计基层公务员初任培训有效性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分配,构建基层公务员初任培训有效性实证评估模型,是帮助政府清楚认知基层公务员初任培训现状,奠定基层公务员初任培训的规划基础,实现人员精准配置与高效管理的必需。现以湖南省为例,对收集的调查问卷数据进行数理分析与评估模型检验,得出如下结论:其一,通过描述性分析可知,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培训的有效性良好或者一般,认为培训效果优秀的约样本三分之一左右,仅有少数人认为培训的有效性差。其二,基层公务员培训有效性在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在文化程度与职位类别上具有显著差异性。其三,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可知,四个维度有效性程度从高到低的排序分别为:投入评估>结果评估>情境评估>反应评估。其四,情景评估中培训目标做的较好,投入评估中设施保障和师资保障做得较好,反应评估中培训内容做得较好,结果评估中组织绩效和社会影响做得较好,需要肯定和进一步发扬。其五,被调查人员认为培训目标的设置、培训计划的规划和组织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落实以人为本,切实为培训人员考虑,使培训落实到个人绩效的提高上。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结合基层公务员初任培训有效性,为更好地提高基层青年公务员的工作生活质量水平,提出如下建议与对策:一是科学界定基层公务员培训需求,设计分层分类培训;二是在实施环节,组织实施培训计划,教授合理的知识,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选用合适的培训师资;三是建立效果评价与使用相结合的制度,促进培训效果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