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关于清代宫廷三大节仪式音乐的研究论文,将目光集中在中国封建史上的最后一个朝代——清代,视角聚焦于宫廷节日中的三大节中,研究对象为其仪式音乐。论文的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选题缘起,三大节是清代宫廷中十分重要节庆活动,其中包括元旦、冬至、万寿节,其中的仪式音乐也十分丰富,它是三大节中的重要内容。其次,是关于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现状的探讨,其中并没有对清代节日音乐的研究成果,因此笔者对清代宫廷音乐的整体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研究。再次,介绍论文所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论文第一章是关于清代宫廷三大节仪式音乐的形成,第一节分析了三大节的界定问题,是属于“五礼”中的“嘉礼”,并探寻其由来。第二节对三大节仪式音乐的发展做了简要梳理,包括其形成经过及主要的发展与变化情况。第二章是对清代宫廷三大节受贺仪式音乐的研究,其中第一节根据不同的人物身份,即皇帝(包括太上皇帝)、皇太后(包括太皇太后)和皇后,据史料的记载分别对受贺仪式音乐进行研究,又分为外朝庆贺仪式和内廷受贺仪式,分别从其所设乐队、演奏地点与具体仪式音乐过程展开描述。第二节研究其中所使用的乐队情况,包括中和韶乐和丹陛大乐。并结合了三大节的现存乐器和史料中的图片资料,来研究其中的乐器。第三节是对所使用的乐章的具体研究,并对其中的古谱进行译谱。第三章是对清代宫廷三大节筵宴仪式音乐的研究,与第二章结构相似,分为音乐仪式规定、乐队和乐器的使用及其中所涉及到的乐章和乐谱这几部分内容。音乐除用到中和韶乐和丹陛大乐之外,还用到中和清乐、丹陛清乐和筵宴表演性音乐。筵宴表演性音乐中又包括周边国家及地区的各民族音乐,其中的民族乐器颇具特色,同样配有图片资料,并含有笔者曾于美国几所博物馆中拍摄的相关乐器的图片资料,使用图像学的方法作为辅助研究。第四章中第一节是对清代宫廷三大节仪式音乐之比较研究,首先是典礼性与表演性音乐的特点比较,典礼性音乐体现了权威性及象征性特点;表演性音乐体现了民族性及艺术性特点。其次是关于三大节仪式音乐的等级比较,具体用乐情况体现“主要”与“次要”关系。第二节是关于三大节仪式音乐中所反映的其他因素,第一部分是与汉族音乐文化相融合及所吸收的外国音乐与其他少数民族音乐,第二部分探讨了三大节仪式音乐与经济荣衰的关系。论文最后的结论部分简要地总结本文的主旨以及三大节仪式音乐的特点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