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解结针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探讨解结针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优效性。方法:本研究将70例合格受试者利用SPSS18.0软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35例。其中解结针法组(治疗组)取穴为:颈枕部通过经络诊察找到患者皮肤、肌肉、筋膜等有“横络”改变有如下情况:①皮肤紧张度与健侧不同处;②皮下肌肉紧张度与健侧不同处;③皮下有结节处;④有压痛点处,即可行解结针法。操作方法为:嘱患者坐位,头稍前俯,常规消毒后,以1寸毫针向“横络”处刺入,以患者症状缓解为度,症状缓解即可出针,若不缓解,调节进针角度和方向,至缓解为止。常规针刺组(对照组)取穴(参照《针灸学》梁繁荣.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一版,“项痹”处方):风池穴、天柱穴、颈夹脊穴、曲池穴、外关穴、阿是穴;配穴如下:外邪内侵,配风府穴、列缺穴、合谷穴;气滞血瘀,配阴郄穴、膈俞穴;肝肾不足,配肝俞穴、肾俞穴、气海穴。操作方法为:以毫针刺,按虚实补泻操作,留针30分钟。以上治疗每日1次,5天为1疗程,中间休息2天,以麦基尔疼痛量表-简表和NPQ颈痛量表为评价指标,分别于每次治疗前、治疗1次后、治疗3次后、治疗5次后、治疗10次后和治疗结束1个月后进行评价。结果:1.两组均对治疗颈源性头痛有效,且该效应具有临床意义。2.两组不同治疗时间点量表分析,提示在不同治疗时间点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较对照组显效快。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提示治疗组效果较对照组显著。从随访评分上看,治疗组复发程度较对照组低,提示治疗组疗效巩固。3.两组患者治疗结束时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共35例,其中临床治愈3例,显效28例,好转4例,无效0例,总显效率为88.57%;对照组患者共33例,临床治愈0例,显效24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显效率为72.73%,P<0.05,提示解结针法治疗颈源性头痛总体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结论:解结针法治疗颈源性头痛较常规针刺见效快,效果显著,疗效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