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基于中医痰瘀辨证探讨代谢综合征合并房颤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分析各证型间有无差异性;2、分析痰、瘀、RDW、凝血功能以及各组分与MS合并房颤的相关性,并建立预测模型,为MS合并房颤的发生危险因素寻找客观指标,指导临床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一科门诊及住院部患者中MS合并房颤患者96例为实验组,单纯MS患者72例为对照组,共168例。采集并详细记录纳入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体格检查、生化全项、血细胞分析、凝血功能及四诊摘要资料。本研究所有数据应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分析。结果:1、MS合并房颤组的年龄、DBP与单纯MS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TG、T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围、SBP、LDL-C、HDL-C、FPG及HC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MS合并房颤组的RDW、PT、APTT、FIB与单纯MS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MS合并房颤组的痰证、血瘀证及痰瘀辨证分型与单纯MS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4、MS合并房颤患者痰瘀辨证分型排序为痰瘀互结证>血瘀证、痰证、非痰非瘀证。各证型之间的RDW、PT、APTT、FIB、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MS合并房颤与痰、瘀、年龄、RDW、FIB呈正相关(P<0.05),与DBP、PT、APTT呈负相关(P<0.05)。6、使用最大似然估计的向前逐步回归法筛选变量,得到包含痰、瘀、DBP、RDW、PT以及APTT的预测模型。构建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8,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MS合并房颤患者痰瘀互结证比例高于痰证、血瘀证、非痰非瘀证。2、年龄、DBP、RDW、PT、APTT、FIB、痰、瘀是MS合并房颤的危险因素,综合痰、瘀、DBP、RDW、PT、APTT对于MS合并房颤的发生风险有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