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是我国科学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科技成果转化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支重要方面军。加快我国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是加强自主创新,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自身改革与发展的内在需求。然而,目前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或失之片面或有待于深度挖掘。本文将运用系统思维的方法,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在明确构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各构成要素及其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总结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特点,找出转化过程中的问题症结所在,并为构建一个适合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的理论体系提出建设性策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从属于社会科技系统,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高校科技创新子系统、企业需求子系统和科技中介子系统。其中,科技中介组织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类创新主体的粘接剂和创新活动的催化剂,是科技成果转化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同时,高校科技成果成功转化还需要得到由政策、法律和市场构成的环境系统的支持。总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高校、企业、科技中介、国家等各方面有效配合、协同运作才能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的协同反映的是其内部诸要素之间保持合作性的状态和趋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系统要素间协同发展的因素大体可分为外部和内部因素两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系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它具备自组织实现的条件。自组织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系统要素间协同的根本途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系统要素间协同发展,才能有效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存在诸多不利于协同发展的障碍。为了消除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系统要素间协同的阻滞因素,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系统要素间协同发展,应采取以下策略:建立、完善高校科研管理制度体系;优化资源配置,走产学研合作转化科技成果的道路;政府要加强组织管理职能,为产学研合作搭桥铺路;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制;健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支撑体系;创办大学科技园,建设成果孵化器;建设一支高质量的科技成果推广与服务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