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内部层状沉积物(ILD)的含水硫酸盐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guoqing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含水矿物通过轨道遥感及就位探测任务已经在火星表面被发现,是火星上曾经存在过水的有力证据。其中含水硫酸盐是典型的蒸发岩矿物,其形成通常与酸性的水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对于研究火星表面酸碱性、水环境以及温湿度的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火星上存在一种浅色物质夹层分布的内部层状沉积(ILD)地层,通常包含大量含水硫酸盐露头,然而当前对于ILD的形成机制仍存在争议,遥感方面对含水矿物类型识别及地层分布的判断存在模糊性,且与其他矿物的混合光谱解译也较为困难。而中国即将发射的2020火星任务将搭载火星矿物光谱仪,其预研性工作同样有待展开。本文选取了火星上Ophir峡谷和Aureum Chaos两个存在ILD的典型地区,聚焦于几种含水硫酸盐矿物(包括羟基硫酸铁、黄钾铁矾、多水硫酸盐、水镁矾等),通过遥感以及实验室两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本文当中用到的火星遥感数据以及可见近红外光谱遥感识别含水矿物的原理,描述了遥感数据的处理方法及流程,之后选取了火星上存在含水硫酸盐露头的两个典型ILD研究区域进行了数据分析,并结合实验室开展了样品混合模拟工作,具体工作如下:(1)本文选取了火星水手谷附近的Ophir峡谷以及Aureum Chaos洼地两个典型区域,分别下载了不同分辨率的高程、影像数据以及高精度CRISM高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其中Ophir峡谷地形的坡度变化很大,表面侵蚀痕迹严重,含水矿物大量出现于谷壁及谷底区域的浅色沉积物之上,主要类型为单水硫酸盐以及氧化铁,并与少量多水硫酸盐、黄钾铁矾、含水二氧化硅等矿物存在共生关系,且这些矿物都是在峡谷形成之后产生的。而Aureum Chaos地区主要由杂乱地貌构成,表面通常较为光滑,在浅色物质单元识别出了大规模的单水硫酸盐矿物,并与多水硫酸盐、羟基硫酸铁、层状硅酸盐等矿物呈层状分布,此外该地区还存在大量浅色无光谱特征的帽岩石单元。前人关于火星ILD的成因给出了多种假设,而本文通过矿物填图并结合地貌高程数据分析认为这两个地区都不存在湖泊以及火山作用的成因,且都可能与地下水的活动有关。其中Ophir峡谷存在河谷状地貌且坡度较陡,其含水矿物可能来自于地下水的流动和渗透发生的水成蚀变作用,而Aureum Chaos地区的含水矿物成因更倾向于来自短期内的水活动,例如酸雾、降雨等。(2)经过遥感探测,常见的含水硫酸盐矿物在火星上存在混合现象,本文首先对羟基硫酸铁、单水硫酸亚铁、水镁矾以及四水白铁矾进行了实验室纯相样品合成,对它们开展了拉曼光谱表征以及ASD可见近红外光谱测定,并进行了光谱吸收深度参数与质量分数关系的拟合,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最后结合遥感数据中的光谱参数法,对两轨CRISM数据进行了定量反演实验,实现了实验在遥感探测中的应用。
其他文献
弧菌广泛存在于海水、沉积物及海洋动物体中,是海水鱼、虾、贝类的一种常见致病菌,也是引起人类急性肠胃炎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威胁。而目前检测海洋弧
目的 探讨应用抗生素骨水泥珠链填塞联合皮瓣移植修复急性重度污染手部创面的疗效.方法 对12例重度手外伤创面严格清创,抗生素珠链填塞骨缺损,皮瓣有效覆盖,二期行珠链取出,
一、银杏的美学价值银杏为落叶乔木,树干挺拔,雄伟壮丽,高可达50米,胸径可达4米以上.它们历尽沧桑,是自然历史变迁的见证.据调查,全国胸径2米以上的就有近300株,其中4米以上
一、根据主题和情节的需要合理运用画面的编辑节奏编辑节奏决定了时间快慢和空间变化的剪接的频率,编辑节奏的合理化能够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完成作品思想的传递。电视镜头的编
司法系统是我国司法部门共同组成系统,包括法院系统,长久以来被认为是整个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我国作为法治国家,在整个法治系统中存在一个掌握司法权力的群体,那就是法官群体,法官们代表国家行使定纷止争和保护法益的职能。由于中国国情,法院人员在管理模式上仍采用普通政府机关的管理模式,与司法部门所需要的职业性和特殊性并不匹配,并不能体现司法机关从事案件审判裁决工作的要求,影响我国法治化进程。2004
换挡离合器是综合传动装置实现动力换挡的核心部件,在摩擦结合过程中常因产热过高导致摩擦片烧蚀损坏,影响整个传动系统正常工作。研究换挡离合器产热与散热之间的热平衡关系、减小摩擦热对系统带来的损坏,对提高车辆综合传动装置的性能、功率密度、工作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综合传动装置的换挡离合器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了单一离合器液压系统热平衡数学模型,对影响离合器温升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接着建立了综
随着我国高铁建设和运营里程的增加,架空接触网作为高铁列车的主要供电设备,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对整个高铁系统的运行至关重要。当前,6C数据中心系统和接触网管理信息系统(MIS)已建成投运,与牵引供电远动监控系统、继电保护系统等协同配合,为接触网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奠定了重要基础。但在此基础上,如何对接触网数据管理体系进行整合,如何对接触网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优化,仍是接触网PHM平台建设面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