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脊髓损伤(SCI),包括机械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是一个在所有年龄段都可能出现的由中枢神经系统(CNS)受到创伤所导致的运动和感觉的功能障碍。发生脊髓损伤后,脊髓的结构和功能的恢复十分困难,也正因为如此,它一直是当今医学界急需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伴随着动物个体脊髓损伤的进程,脊髓组织内发生着一连续的形态组织学变化,如局部出血,缺血与水肿。往往同时发生着一连串细胞内外和细胞间的事件,包括电解质失衡、炎症机制的发生、血管机制、细胞结构和组分的变化。所以,研究脊髓损伤及其复杂的病理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小鼠脊髓损伤模型为基础,针对损伤后的不同时期进行研究,通过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和mRN A差异显示技术相互结合的方法,从多种角度出发,研究并探讨脊髓损伤后的生理变化及其不同时期差异基因的表达。 1.本实验成功的建立了小鼠脊髓损伤的模型,通过形态学观察,通过苏木精-伊红和尼氏染色的方法,发现在脊髓损伤后的不同时期,损伤部位及其周围组织发生着一连续的形态组织学变化。 2.在小鼠脊髓损伤模型建立的基础上,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发现在脊髓损伤后的不同时期,相关凋亡基因的阳性表达发生着变化。结果显示,伴随着脊髓损伤的进程发生着细胞凋亡,同时,BMP-Smad信号通路也许也参与其中,它们相互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3.通过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脊髓损伤后的不同时期,小鼠损伤部位脊髓mRNA的差异性表达。本实验使用3条锚定引物和20条随机引物,随机搭配而成多种引物组合,最终成功的筛选出了相关差异基因Rn45s。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为今后高等动物脊髓损伤的修复及损伤后不同时期的判断提供一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