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问题解决中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xiaok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监控学习作为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指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的多项研究表明,在具备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是影响其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物理学科特点,选择在物理问题解决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用以完善自我监控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指导物理教学实践。 论文在介绍自我监控学习理论的研究概况及其在学科领域中应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着重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首先,对自我监控学习的概念、发展规律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阐述。同时,对物理问题解决的概念、思维过程等也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和探讨。自我监控学习是学生把自己学习的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的监督、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遵循着由他控到自控、由不自觉经自觉到自动化、由片面到全面、敏感性逐渐增强、迁移性逐渐提高的规律。影响学生提高自我监控能力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只讨论了教师因素和学生自身的动机、归因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等因素对其自我监控能力发展的影响。物理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在中学阶段主要集中在解决物理习题。并且学生的解题过程可分为分析题意、求解问题、检验结论、总结反思四个阶段。自我监控在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全过程中发挥着定向、控制和调节的作用。 其次,结合初中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特点和初中物理教学实际,在上述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培养初中生物理解题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原则和培养方法以及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那些问题。结合物理教学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自我监控能力培养的原则,分别为:坚持主体性原则、贯彻反馈性原则、倡导寓于性原则和注重效益性原则。具体的培养方法为:出声思维法、他问和自问相结合法和记错题笔记法。还简要总结了教师在实施培养训练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如帮助学生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加强对学生进行有关自我监控知识的传授、改善学生自身的不利因素、促进‘自身监控能力的提高、善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等。 再次,在上述理论探讨的基础上,选定沈阳市七十三中学初中二年级的两个班为研究对象(一个实验班和一个控制班),在物理教学中对其实施为期两个月的自我监控能力培养训练。本研究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和物理考试成绩单为测量工具。取得如下结果,在实验班和控制班的自我监控能力和物理学习成绩无显著性差异的前提下,训练后,实验班学生的物理解题自我监控能力与控制班的相比较,差异水平极其显著,并且两者的物理学习成绩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最后,对所得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出如下结论:学生在物理解题方面的计划性、监察性和总结性方面得分较低,暴露出物理学习中自我监控的薄弱之处,训练后有所提高;本研究采用的培养方法对提高初二学生的物理解题自我监控能力和初二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都是有效的。
其他文献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方法是目前国际上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QSAR的研究对象包括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毒性、药物的各种代谢
自古代起,欧洲法治就领先于世界,时至今日依然居于世界法治文明的前列。之所以如此,法律与司法是两个最为关键的直接因素。在其他地区,国家出现后,此前业已产生的法律和司法
<正>【美国核管会网站2014年12月18日报道】美国核管会(NRC)2014年12月18日正式公布尤卡山(Yucca Mountain)地质处置库的第四卷安全评价报告。这份报告主要包括对拟建处置库
<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人才,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素质教育,这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但在我国目前的青少年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中,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存在一定程度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有效控制自己生活诸方面能力的知觉或信念。自我效能不是指能力本身,而是个体对自身能力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是自我系统中起核心作用的动力因素,对青少年的
认识的精确化是社会实践和人类心智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精确方法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模糊理论的“互克性原理”揭示了片面追求精确化将导致认识结果有意义性的降低,精确方法不
<正>虽然我国的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是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经济的发展仍然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这也影响到了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要想发展好职
中国刑法学界对竞技体育领域犯罪的研究本来一直限于对比赛中出现的伤害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分析,直到出现了足球联赛这一高度商业化和广泛社会化的竞技体育分枝,直到出现了足球
环境意识的高低是衡量公民素质和文明行为的重要标志,要培养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首先要使其对社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负责。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以学生为本,着眼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