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陕北无定河流域为评价对象,对该流域环境系统进行了多时段的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首先通过综述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时段特征和地域特征,结合无定河流域环境系统的实际状况,从流域环境系统的状态指标构建多时段的生态敏感评价体系。然后,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中的均方根法进行不同时期单因素敏感性评价,最后利用最大值法进行两个时期的流域综合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1)2000年和2010年无定河流域土壤侵蚀敏感性都以轻度和中度敏感为主。土壤侵蚀敏感性水平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特征,表现为随着流域西北向东南干湿度、地形的转变,土壤侵蚀敏感性由不敏感向中度和高度敏感增强。(2)2000年流域生镜敏感性以轻度为主,到2010年以中度敏感为主。从2000年到2010年,流域中部生镜敏感性有明显增强,高度敏感和极敏感区域明显呈现出由零散点状向片状发展和聚集的特征。(3)流域沙漠化敏感性从2000年到2010年明显降低,中度敏感区消失,主要转化为轻度敏感区,转化主要发生在流域西北部的风沙滩区。(4)从2000年到2010年流域中度敏感区面积有所减少,而轻度敏感区、高度敏感区、极敏感区面积略有增加。流域北部风沙滩地区的县域生态敏感程度整体有所下降,但高度敏感、极敏感区范围有所增加。而流域南部黄土沟壑地区的县域生态敏感程度整体有所上升,大部分县区中度敏感区、高度敏感区和极敏感区面积均有一定扩增。2000年至2010年流域综合生态敏感性变化活跃的区域在西北风沙滩区及其与黄土沟壑区的过度地带,呈现出越干燥的地区敏感性变化越活跃的特征,反则亦然。此外,全流域综合生态敏感性变化以低敏感向高敏感等级转变为主,低敏感向高敏感转变主要发生在湿度较大的黄土沟壑地区,高敏感向低敏感转变主要发生在干燥的风沙滩区。本文对陕北无定河流域进行了多时段的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明确了流域生态敏感强度不断加剧的区域,以及强度不断减轻的区域。这将有利于掌握流域生态环境演替的趋势,为流域进一步的生态环境建设、社会生产建设提供科学参考,进而促进流域、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