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权利的保护与行为的规制

来源 :甘肃政法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iaozhanwudes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各种传播信息的新媒体迅猛发展,通过新闻媒体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百态,已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所需。面对庞杂的各种信息,客观真实是我们广大信息接收者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新闻记者最基本的职业标准。新闻记者作为信息传播的源头,对于保障信息真实性和公民知情权的实现,具有重大的使命。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新闻记者在承担着重大责任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新闻记者被打被抓事件不断映入眼帘,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奋斗在一线的新闻记者紧张的神经。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新闻记者的各项权利义务是新闻记者权利受侵事件频发以及事后得不到及时救济的一个重要因素。与此同时,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报道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当行为,有偿新闻、假新闻现象不断考验新闻记者的道德底线,为了获取新闻素材,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形也时常发生,违背了新闻记者应当遵守的职业规范,辱没了“无冕之王”的称号。面对新闻记者权利被侵以及新闻记者侵权现象不断发生的现实环境,我们有必要理清新闻记者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对新闻记者的权利进行立法保护,对其侵权行为进行规制。本文拟分四个章节来论述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报道中权利的保护和行为的规制问题。首先阐述新闻记者采访报道权利及义务的法理基础和相关规定,结合具体的新闻记者权利被侵以及侵权现象,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探究新闻记者享有的合法权益和应承担的法定义务,寻求一种新闻记者权利与义务的平衡状态,从而为新闻记者权利的保护和行为的规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促进我国的新闻事业在法治的轨道上有效运行。
其他文献
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的创造物,是时代的创造物,更是中华民族的创造物,挖掘中国博大的传统文化精髓,让它以多元化的角色出现,成为了中国设计必要的前行之路。中国的姓氏文化、
收集了江苏、贵州、云南、湖北、广东等5省7个喜树种源种子,研究了不同喜树种源种子的形态和内含物含量、1年生苗木生长和喜树碱含量等的差异,并通过ISSR标记探讨了喜树种源
比较研究了GPS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在不同噪声污染情况下小波滤波、中值滤波、均值滤波及其相关组合滤波的去噪效果,得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同时结合三种滤波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