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肠球菌属作为条件致病菌所致的感染率持续升高,尤其对于那些有严重基础疾病、机体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容易侵入体内或易位,导致局部或全身感染大多数肠球菌为多重耐药菌株。肠球菌由于其细胞壁厚,对多种抗菌药物呈现固有耐药。如对头孢菌素类、低浓度氨基糖苷类、克林霉素以及复合磺胺等体外即使敏感,临床也效果不佳。美国的统计数字表明,肠球菌是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和伤口感染的第二位病原菌,是医院获得性菌血症的第三位病原菌。由于肠球菌对头孢菌素、耐青霉素酶的青霉素类、低浓度的克林霉素和低浓度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天然耐药,对氟喹诺酮、四环素、氯霉索、大环内酯类以及糖肽类等抗菌药物能够产生获得性耐药,所以肠球菌引发的感染及其多重耐药性在持续增加。多重耐药肠球菌引发的严重或致命的感染已经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肠球菌种类较多,引起人体感染的主要是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合计约占95%。肠球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可单独存在,也可在同一菌株中表现出对两种以上的分子结构之间没有相互关联的抗生素耐药即多重耐药。肠球菌耐药机制包括由染色体基因决定的固有耐药、由染色体外的遗传单位如质粒、转座噬菌体、转座因子等携带DNA片段导致的获得性耐药和耐受性。目的调查医院临床分离的肠球菌的分布和耐药性,了解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基因型别和分子机制,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CLSI M7-A8方案推荐的琼脂稀释法检测临床分离的112株粪肠球菌和118株屎肠球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MIC;采用PCR扩增及基因测序的方法,分析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中耐药相关基因TEM、aac(6’)/aph(2”)、aph(3’)-Ⅲ、ant(6)-I、tetM、ermB、mefA、vanA、vanB和I类整合子产生情况以及pbp4和pbp5基因是否发生突变。结果230株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青霉素(57.4%)、氨苄西林(54.8%)、氯霉素(31.7%)、环丙沙星(64.8%)、左氧氟沙星(60.0%)、红霉素(57.4%)、四环素(48.7%)、高浓度庆大霉素(66.5%)和高浓度链霉素(52.2%),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中TEM基因阳性率分别为14.6%和2.1%,粪肠球菌pbp4基因第369位氨基酸有突变存在,屎肠球菌pbp5基因共发现11个位点的碱基突变导致氨基酸的改变,aac(6’)/aph(2”)基因阳性率分别为80.2%和93.8%,aph(3’)-III基因阳性率分别为29.2%和39.6%,ant(6)-I基因阳性率分别为31.3%和43.8%,ermB基因阳性率分别为83.3%和77.1%,tetM基因阳性率分别为72.9%和45.8%,未检测出mefA、vanA、vanB和intI1基因。结论临床分离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在泌尿系统的感染最为常见,屎肠球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且多药耐药和高耐现象相当严重。TEM基因的产生是导致粪肠球菌对青霉素类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pbp5基因的突变是导致屎肠球菌对青霉素类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肠球菌HLAR主要由aac(6’)/aph(2”)基因介导;产生ermB基因则是肠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肠球菌携带tetM基因并表达是对四环素耐药的主要原因。在治疗时,应根据耐药特点及菌种间的耐药性差异来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目前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仍然是治疗肠球菌感染的最好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