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有关金融风险对国家经济安全和政治稳定的讨论和研究文章不断增多。2007年,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进而引发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金融风险、经济安全不再仅仅是银行家、经济学家所关注的课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政治家比他们更加关注经济安全给国家政治安全及国家安全所造成的影响。可以说,金融风暴唤醒了人们的安全意识、风险意识。其实,财政风险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这是因为金融风险可能会最终转变为财政风险。换句话说,财政安全是一国经济安全的核心。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财政有着国家政权强制力量的支撑,因而是没有任何风险的。其实不然。虽然国家财政靠着国家政权的支撑,国家可以强制地扩大收入来源,比如征税、财政性货币发行、收费等,使得财政风险有着非常强的隐蔽性。但是财政风险包涵的内容极为广泛,每一个方面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因为财政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我们必须关注财政安全,深入细致地研究财政风险并提出防范与化解财政风险的政策建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魏加宁博士在“地方债务问题国际研讨会”上所讲的“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实际上已经超过金融风险,成为威胁中国经济安全的头号杀手”,“中国地方政府所负债务种类之多、负担之重,已经超出一般人想象,各地区、各层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举债度日或者负债运转,如何解决风险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本论文首先在导论部分交代本文研究问题的切入点、本论文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方法、文章的逻辑结构以及本文的创新点等相关事宜,为论文定下基调并为论文正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一章是国内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笔者分地方财政风险的内涵、特征、分类、成因及对策等角度对前人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评述。国内学者对地方财政风险的研究存在如下一些问题:1、缺乏对县级财政风险理论的深入研究。目前的学者们集中在研究中央政府和笼统的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我们知道,在地方政府中,省和市两级政府的财政情况基本略有节余,出现财政风险的概率很低,因为省、市两级政府可以通过实施调节权,以中央补助和下级财政上缴的方式来缓和财政困难,财政回旋余地比较大。而县级,财政回旋余地就越小,一旦发生财政风险便难以外化释放。事实上,在我国,可能爆发财政危机的只能是县级,特别是实行“乡财县管”后的县级财政。研究县级,特别是问题最严重的贫困地区县级的财政风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现实性和针对性不够。没有深入地结合国家的最新政策和县级财政最新的情况。县级财政(尤其是实行“乡财县管”后),已成为国家和地方财政的基础,农村税费改革后,国家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量惠民政策的出台等多项措施,都要由县级财政来实施。那么实行这些政策后对县级的财政运行有什么影响呢?我们只有结合实际,才能从财政风险的角度评价这些制度的优劣,或者是这些政策的实施对县级财政风险的影响。3、对财政风险带来的危害认识尚不全面。现有的文献在研究财政风险带来的危害时,基本上都是从经济层面来考察的,很少重视财政风险对政治的影响。事实上,我国历史上的朝代兴衰都与财政风险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完全可以从财政风险的角度来考察朝代更替。大凡历史上的大治时期都是财政风险很低甚至是没有风险的时期。而朝代更替中,旧朝代在灭亡前往往伴随着财政危机的爆发。而财政危机的爆发,是财政风险长期累积的结果。而现有学者并没有认识到财政风险的严重危害性,并没有认识到财政风险与国家政治的高度关联。第二章是西部贫困地区县级财政风险的一般分析。首先介绍了西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财政的现状,并对县级财政风险的内涵、特征及种类进行分析。第三章是西部贫困地区县级财政风险的现状分析。分别描述了西部贫困地区县级财政风险的三个方面——县级财政收入风险、县级财政支出风险、县级财政赤字债务风险。县级财政收入风险主要表现在:地方可支配财力不足、财政收入质量不高、收入来源结构不合理三个方面。县级财政支出风险主要从县级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和效益三个方面来阐述。县级财政赤字债务风险分别从财政赤字、直接显性债务风险、直接隐性债务风险、或有显性债务风险和或有隐性债务风险四个角度来分析。第四章分析西部贫困地区县级财政风险产生的原因和形成机理。在本章中,笔者详细分析西部贫困地区县级财政风险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原因,同时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对公共领域的腐败行为导致的财政风险进行经济分析。首先分析了西部贫困地区县级财政风险产生的经济机理——落后的经济发展和由此产生的财政收支的矛盾。接着分析了西部贫困地区县级财政风险产生的体制机理:一是政府与市场的职能没有划分清楚,县级政府职能缺位、越位和错位并存;二是财政体制的缺陷;再是行为机理,包括短期行为和寻租性腐败问题。本节较为透彻地分析了短期行为的形成原因——它的微观激励机制、宏观制度环境和寻租性腐败问题对财政风险影响。第五章和第六章是关于西部贫困地区化解和防范县级财政风险的相关制度安排和政策建议。具体来说,第五章是微观层面的政策建议,具体包括:1、建立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化解县级财政收入风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夯实财政基础;二是完善征管体系,化解税收风险。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化解县级财政支出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合理界定县级财政支出范围;二是优化县级财政支出结构;三是推行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3、采取各种措施,化解县级债务风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完善县级债务管理体系;二是在全面清查债务的基础上,分类、分期清偿旧债;三是严格控制县级新增债务规模;四是建立财政偿债基金与风险预警系统,化解和防范财政债务风险第六章是宏观角度的制度安排,主要包括:1、规范政府职能,构建公共财政体系。其中包括按照市场失灵准则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着力治理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和错位;改革现行的分税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提高西部贫困地区县级财政的可支配收入,以缓解西部贫困地区县级财政风险。2、完善监督体系。主要包括完善行政监督和财政监督。3、制度创新,治理寻租性腐败。4、完善对官员的考核晋升制度。首先是增强县级官员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其次是改革现行的干部政绩考核机制,更加注重经济、社会、人文、资源环境的全面考核,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潜在的政绩和长远的政绩;其三,对官员任期制度进行改革,并建立离任官员责任追查制度。本论文通过对西部贫困地区县级财政风险的分析,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1、把着眼点放在对西部贫困地区的县级财政风险的系统研究上,可以填补理论研究上的空白。本文重点研究县级,特别是问题最严重的贫困地区的县级财政风险,既是对理论研究的丰富,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也是作者选题的根本原因所在,也必将成为文章的创新源泉所在。2、系统阐述了西部贫困地区县级财政风险的现状,并就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剖析。论文重点研究西部贫困地区县级财政的收入风险、支出风险、赤字和债务风险。从经济、体制和行为的角度剖析形成财政风险的原因。3、深刻分析了官员的行为以及吏制对财政风险形成及化解的影响。论文从多角度分析了县级财政风险的成因及治理,较为深刻、全面、系统地从规范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这一问题。尤其是官员的行为以及吏制对县级财政风险的影响,本文做出了详细分析。4、在财政风险的化解方面,特别强调西部贫困地区县级财政首先要立足于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努力化解,其次是从宏观角度辅之以必要的政策和制度,为贫困地区县级财政化解风险创造条件。5、本文在转移支付方面,引入数学模型,对影响转移支付的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减少主观因素,为建立科学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进行探讨。6、创新建立政府性债务的会计核算体系,以加强对债务的日常管理。论文从从规范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县级财政风险的成因及治理,由于个人能力不足和资料的难以收集,特别是关于县级隐性负债和或有负债的相关数据难于收集,分析不深入,这是本论文的缺点之一。其次,财政风险涉及的问题太多,情况太复杂,早已超出了经济的范畴,还涉及政治、文化、生活等诸多领域,因此提出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建议难免有失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