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填钢管管土作用下结构受力特性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hu7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内重大引水和调水工程建设迅猛,使得长距离引调水管线的应用不断增多,这种引调水管线通常线路长、流量大,造价较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于安全和节约用地的考虑,原先设计一般置于地面的明钢管被埋设于地下。另外,发展地下管道输送系统也有助于缓解许多地区用地紧张及管道埋设不便的问题。所以说回填钢管的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然而目前水利水电行业中尚无回填钢管的结构设计规范,只能参考国内给排水行业的《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141:2002、日本《水门铁管技术基准》等规范进行设计,但CECS141规范主要适用于管径小、内压低和埋深浅的管道,对大直径回填钢管的适用性尚待深入研究。
  本文基于大型三维有限元数值仿真软件ANSYS及ABAQUS,依托某引水发电工程,研究回填钢管的受力特性和管土间相互作用,以及对温度、转弯角度等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分析了在钢管转弯处设置镇墩对回填钢管纵向受力特性的影响和外包混凝土回填钢管的承载特性等。具体内容和成果包括:
  (1)回填钢管在管空状态下,管顶位置回填土位移量呈现正“U”型分布,管顶覆土沿钢管向管腰两侧滑移;满水状态时,因管道承受内水压力而向外膨胀,管道上方土体位移量呈现倒“U”型分布。管空状态和满水状态下管顶和管底竖向土压力并不完全呈现均匀分布,其分布沿管顶和管底向管腰两侧逐渐减小,管侧土压力大致呈抛物线分布,沿管腰向管顶和管底逐渐减小。
  (2)对于较长的管道,在钢管转弯处不设置镇墩,且管空状态时,管周摩擦应力在管首断面较大,向下游延伸摩擦应力逐渐减小,然后沿管轴线均匀分布。满水状态时,管周摩擦应力沿管轴线分布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分布规律。回填钢管虽有小量滑移,但依靠管周摩擦力及转弯处土体的抵御可以保持平衡。当管道较短时,管周回填土提供的摩擦力无法维持钢管抗滑稳定的管段,设置镇墩后管周摩擦应力减小较为明显,且管土间相对滑移减小程度更大,对钢管抗滑更为有利。
  (3)在线弹性有限元模型下,回填土传递的外压约50%~70%由混凝土承担,内水压力的70%被传递给混凝土承担。满水状态时混凝土因拉应力较大而开裂,从而失去与钢管联合承载的能力,必须进行配筋才能满足要求,因此混凝土实际的承载内压的能力要远小于此线弹性模型下计算的承载比。考虑初始缝隙时,随着缝隙值的增加管道外包混凝土开始出现损伤所需的内水压力增加,但其最终的损伤发展过程与不考虑缝隙时基本一致。当内水压力达到设计值时,缝隙值越大的方案混凝土的损伤程度越轻,混凝土也能承载更多的内压。
其他文献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交通隧道建设规模、数量和难度最大的国家。隧道建设过程中极易引发突涌水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严重经济损失以及恶劣社会影响。因此,对隧道进行实时监测是减少突涌水灾害发生的重要手段。微震监测技术作为一种远程实时监测方法,能够通过突涌水灾害演化过程中微震事件响应的差异性,为灾害提供前兆预警信息。因此开展微震监测技术研究对实现突涌水灾害的主动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突涌水灾害微震响应特
学位
内收折面式超高层建筑组合结构中的型钢混凝土斜柱是由十字型钢、剪力钉、混凝土和钢筋笼共同组成的受力构件。混凝土和十字型钢之间的连接强度制约着构件整体的受力和变形能力。在十字型钢表面合理的焊接一定数量的剪力钉可有效抑制型钢-混凝土界面滑移的延伸,保证型钢与混凝土同步受力、共同变形。本文利用理论分析、现场试验与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对带剪力钉的型钢混凝土斜柱局部和整体力学性能以及截面参数设计优化方法这两
经过“十三五”时期,我国已经成为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规模最大、施工难度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十四五”时期,我国又将布局兴建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当前与今后,在已经和即将修建的工程中,隧道与地下洞室施工建造的需求占比多、施工难度大、地质风险高;施工期间易发生突涌水等不良地质灾害,导致人员和设备的重大损失。因此,探测地下突涌水灾害源,预报前方可能发生的突涌水灾害是保障工程安全高效建造的关键问题,是
学位
突水灾害严重制约着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迈进,成为交通强国战略目标实现道路上的一道阻碍。深入认识突水灾变演化过程及其灾变机理,是解决隧道施工安全防控难题的理论基础。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数值分析方法的广泛应用,利用数值模拟手段解决工程建设难题、再现地质灾害演化过程、揭示灾变过程中关键信息演化规律逐渐成为了研究热点,也为科学认识隧道突水灾变演化过程提供了解决思路。  
学位
煤炭是我国的支柱能源,具有能源安全的“压舱石”作用。煤炭生产矿井的动脉是巷道,巷道的稳定性制约着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围岩的有效支护是巷道安全稳定控制的重要保障,其前提是现场围岩力学参数与结构特征的实时测试和定量评价。传统室内岩体测试方法过程繁琐、周期长,难以测试现场真实环境下的围岩性质,尤其对于需要加强支护的破碎围岩,难以有效取芯进行测试。同时巷道围岩力学参数与结构特征原位测试困难,且对控制破碎围岩
输电线路是电力资源运输载体,是一种重要的生命线工程,是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民工作生活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输电塔-线体系作为输电线路的重要基础设施,在遭受地震灾害时极易产生严重损伤甚至倒塌破坏。我国作为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输电塔在地震作用下的失效破坏会给国家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威胁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目前,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响应和倒塌破坏分析方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而由于对
小二沟以上流域位于嫩江西岸,是诺敏河流域的源头子流域。诺敏河历史洪水频发且以该子流域来水为主,但该子流域面积达1.68万km2却无雨量站,无法基于降雨径流模型进行出口断面洪水预报。因此目前诺敏河流域洪水预报是基于小二沟站的实测流量演进所得,预见期较短。诺敏河在尼尔基水库下游附近汇入嫩江干流,能否做好该流域洪水预报对于配合尼尔基水库泄洪调控意义重大。因此本文选择诺敏河小二沟以上流域为研究区域,探究对
学位
准确监测土壤水分在水文和生态学研究中至关重要。宇宙射线中子法(CRNS)能测量半径300m左右区域内的平均土壤水分,填补了原位观测与遥感反演之间的空间尺度缺陷。但是该方法的适用性会受到海拔、经纬度和植被等因素的影响,其在中国西北的农牧交错带中的适用性研究仍很缺乏。本研究评估、校准了CRNS中的标准N0方法对土壤水分的估计。主要发现如下:  1.N0方法中最重要的是当地土壤完全干燥时的中子强度(N0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