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健康成年Wistar大鼠60只,雌雄不分,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对照组(C组)、内毒素组(LPS组)、丙氨酰谷氨酰胺预先给药组(A1组)、谷氨酰胺预先给药组(G1组)、丙氨酰谷氨酰胺延迟给药组(A2组)和谷氨酰胺延迟给药组(G2组)。大鼠以2 %戊巴比妥钠30 mg/kg腹腔内注射麻醉后行股静脉穿刺置管,然后对各组动物分别进行如下处理: C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8 ml/kg;LPS组先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5 ml/kg和内毒素3 ml/kg (6mg/kg);A1组先后静脉注射4.5%力太25 ml/kg(相当于谷氨酰胺0.75g/kg)和内毒素3 ml/kg ;G1组先后静脉注射3%谷氨酰胺25 ml/k(g0.75g/kg)和内毒素3 ml/kg ;A2组静脉注射内毒素3 ml/kg,1小时后静脉注射4.5%力太25 ml/kg;G2组静脉注射内毒素3 ml/kg,1小时后注射3%谷氨酰胺25 ml/kg。各组输注的生理盐水、力太和谷氨酰胺溶液均采用微量注射泵注射,注射速度为0.5 ml/min。观察大鼠6小时存活率;用ELISA法测定静脉注射前(T0)、注射后6小时(T1)血清TNF-α、IL-1β、IL-8的浓度;6小时后处死大鼠,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蛋白浓度,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原位TUNEL技术进行肺组织细胞凋亡检测分析,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HSP70表达。结果注射6小时后,A2组、G2组各有3只大鼠死亡,6小时存活率为70%,C组、LPS组、A1组、G1组无大鼠死亡,6小时存活率为100%;与LPS组比较,给药6小时后A1组和G1组血清TNF-α、IL-1β、IL-8浓度、肺组织湿/干重比(W/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蛋白浓度明显降低(P<0.05),A1组、G1组的肺组织凋亡指数较LPS组明显降低(P<0.05),A1组、G1组的X光片光密度值比LPS组明显增强(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