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中子源诱发238U裂变核素反应截面测量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38U作为重要的核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核电站、军用材料、探测器、辐射屏蔽等领域。利用中子诱发238U裂变是该核素最主要的应用方式,中子诱发238U裂变反应是238U最主要的应用方式,因而对中子诱发238U裂变反应中截面的测量就存在极大的研究价值。关于238U裂变核素的产额,相关国内外研究团队进行了测量,但大多数报道的结果研究时间已较为久远且实验方法和设备落后且精度较低。在238U裂变反应截面较高的热中子(10-5~10-2 Me V)和快中子(>1 Me V)两大能区中,14 Me V中子作为目前较为易得的单能快中子被大量应用在中子核反应研究中,因而本文选取14 Me V快中子进行238U裂变核素反应截面的测量工作。本论文工作利用D-T中子源辐照硝酸铀酰(UO2(NO3)2)和八氧化三铀(U3O8)样品,在辐照过程中,Al片作为监督片一同接受辐照消除中子注量率的波动,通过辐照过程中产生的α粒子对中子注量率进行监测和修正,利用90Zr(n,2n)89Zr和93Nb(n,2n)92mNb反应截面比确定不同位置靶片的入射中子能量。在样品经过辐照和冷却之后,使用高纯锗探测器对活化产物的特征γ射线进行跟踪测量,结合实验条件和裂变核素信息对γ能谱进行甄别,经能谱分析得到238U(n,f)89Rb、238U(n,f)91Sr、238U(n,f)92Sr、238U(n,f)94Y、238U(n,f)97m+gNb、238U(n,f)105Ru、238U(n,f)127Sn、238U(n,f)127Sb、238U(n,f)128Sb、238U(n,f)130gSb、238U(n,f)130I、238U(n,f)131Sb、238U(n,f)131gTe、238U(n,f)131I、238U(n,f)132Te、238U(n,f)133gTe、238U(n,f)134Te、238U(n,f)135mXe和238U(n,f)135gXe18个反应道在中子能量分别为14.1Me V、14.5Me V和14.7 Me V时的反应截面。在计算过程中进行自吸收修正、几何修正和级联符合修正。本工作在实验测量之外使用Talys-1.9的Brosa模型对238U裂变核素的裂变截面进行半经验公式理论模拟,利用Geant4程序构建了相同实验条件下靶片几何参数及中子环境,并用程序内嵌中子反应数据库中进行蒙特卡罗模拟。将实验测量反应截面结果和模拟结果及评价数据库(ENDF/B-VIII.0、JEFF-3.3)进行对比,发现短半衰期裂变核素反应截面与评价数据库符合效果较好,而长半衰期裂变核素的反应截面相比较小。
其他文献
结构超润滑技术因其低至10-3量级的摩擦系数,被认为是降低摩擦危害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基于本课题组前期报道的石墨烯/二硫化钼超润滑体系,探索改善其环境适应性以及承载能力,为结构超润滑的工程化应用提供有益帮助。首先针对该材料体系的环境依赖性问题,着重提升其对湿度的适应性,基于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Ds)材料层内的离子键电负性差异,从增强离子键强度角度探索改善该类材料的摩擦学性能湿度敏感性,对比了不
学位
Schiff碱类配体在配位化学的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科研工作者们致力于研究结构复杂且稳定、应用广泛的Schiff碱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本论文主要研究设计了以4-氨基-2-羟基苯乙酮、2-氨基-3-苄氧基吡啶为底物的Schiff碱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并对它们的结构、性质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使用4-氨基-2-羟基苯乙酮作为底物与甲氧基胺盐酸盐反应,该反应得到的中间体分别与3,5
学位
含有N,O识别位点的化合物作为配体时,N和O原子可以提供孤对电子从而形成配位键和金属中心离子进行配位。Schiff碱类化合物是一种典型的含N,O识别位点的化合物,通过在亚胺基团(-C=N-)两端引入不同的官能团,使其形成衍生物,从而进行更加广泛的研究。Schiff碱类荧光探针由于合成条件相对简单、操作简便以及快速检测等优点而受到极大关注。本课题设计合成了含N,O识别位点的四个荧光探针(L1、L2、
学位
长期以来,具有氮、氧供体的配体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特性研究始终是配位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在这些配体中,较为常见的1,2-乙二胺和水杨醛的衍生物缩合得到的多齿螯合配体,俗称“Salen型配体”。最简单的Salen型配体是对称的四齿N2O2供体配体。而在此基础上,合成了很多Salen型配体的衍生物,其中,Salamo型配体是最佳修饰衍生物之一。这是因为Salamo型配体将强电负性的氧原子引入了C=N基团
学位
Salen型化合物的结构中有N和O原子,可以与金属离子配位,这让Salen型化合物在配位化学的研究领域中引起了众多科学家们的关注。为了丰富Salen型配体及其衍生物(–CH=N–(CH)n–N=CH–),通过对Salen型配体进行部分修饰,开发了含有双肟基的Salamo型配体(–CH=N–O–(CH)n–O–N=CH–)。由于引入的O原子电负性较大,这很大程度上影响着N2O2供体的配位灵活性,所以
学位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天然产物bavacoumestan A-C的全合成研究。天然产物bavacoumestan A、B、C分别于1990年和2014年由印度米西拉大学化学院K.L.Dhar教授和韩国Jongheon Shin小组从中药补骨脂种子中分离得到。该类化合物具有独特的香豆素并苯并呋喃的多环骨架,其中天然产物bavacoumestan C的苯并呋喃部分包含了两个手性中心和两个不稳定的羟基,但是
学位
重离子束由于具有特有的布拉格峰及较高的相对生物学效应,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治疗射线。重离子治疗方法研究领域,各种周边辅助技术和重离子辐照方法同时得到了丰富的拓展和长足的进步。如x射线成像技术发展而来的定位验证技术结合重离子放疗流程的优化,形成了定位自动化的图像引导重离子放疗技术。基于纳剂量学量的重离子放射生物学效应评估技术更是使得重离子放疗迈向了生物适形调强精准照射技术的台阶。目前,在图像引导重离子
学位
核反应堆运行时,反应堆内的中子通量是反应堆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为了确保反应堆的安全运行,对中子通量的实时且连续的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自给能中子通量探测器(SPND)有着体积小、物料成本低、结构简单利于大量生产、耐高温、耐辐射、损耗率低以及不需要额外供电等特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反应堆中子通量探测器。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反应堆内中子通量的监测。钒自给能探测器(VSPND)与铑自给能探测器(RSPND)的输
学位
99mTc是目前全球应用量最大的医用同位素之一,一般被制成放射性药物后应用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SPECT)中。我国的99mTc主要依赖进口,兰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合作开展了基于25 Me V质子超导直线加速器生产99mTc的研发项目,以减小医用同位素供应压力并缓解我国对进口同位素的依赖程度。本论文主要介绍加速器终端高功率靶系统的研制工作。该系统满足24Me V@500μA的
学位
重离子对癌细胞的高生物学灭杀效应和布拉格峰效应,使得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成为了当下治疗癌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相比其他射线,重离子加速效率低,高昂的前期建造成本是制约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发展及推广的主要原因。为提高国产医用重离子加速器HIMM(Heavy Ion Medical Machine)的国际竞争力,降低癌症患者的人均治疗成本,近代物理研究所计划采用一台紧凑型的直线加速器(HIMM-Linac)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