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旨在寻找一个安全、方便、有效的外用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予盆腔炎灌肠方保留灌肠);对照组30例(予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局部体征的改善情况;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子宫动脉血流、盆腔B超变化的情况。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局部体征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在改善血流变指标、子宫动脉血流状况、升高IL-2、降低TNF-、缩小盆腔炎性包块、减少盆腔积液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盆腔炎灌肠方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较好,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改善患者体内血液高凝状态及子宫动脉血流、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改善,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