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孝道自产生以来,长期被奉为“仁义之本”与“百善之首”,它对中华民族的道德、宗教、政治、民俗、艺术,以及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均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尤其对个人道德修养、家庭伦理和国家的治理影响更大。在中国历史上,传统孝道长期被作为加强个人道德修养,进行家庭伦理建设和国家治理的手段而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后来由于现实的种种因素,传统孝道受到重大冲击,孝道建设遇到了巨大的挑战。目前孝道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现代人孝观念淡化,传统孝道被严重扭曲,致使老人生活艰难;长幼无序,以孩子为中心,老人处境堪忧;因此,吸取传统孝道精华,研究其在当代社会的现实价值显得尤为迫切。“善事父母”是传统孝道最基本的伦理意义,其中包含的伦理精神主要是爱和敬。正是由于传统孝道的这种伦理精神,才使其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如此,传统孝道的这种伦理精神对于我国目前的孝道建设依然具有重大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发扬传统孝道的伦理精神,能培养现代人的孝道意识,使他们明白尊老爱老是一个人做人必须具备的基本品德。然后,以孝为基础逐步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让自己成长为一个适应现代社会,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其次,发扬传统孝道中“爱”和“敬”的伦理精神,让为人子女者知道父母抚育自己的辛苦,懂得赡养父母是最基本的孝道,尊敬父母是更高层次的孝行,敬老孝亲仍然是我们应该继承的家庭美德。另外,作为现代人,还应正确对待传统孝道中所包含的“无为与谏诤”的思想。这样可以改变目前家庭孝道缺失的现状,重建“父子有亲”“长幼有序”的正常家庭伦理,从而加强现代家庭孝道建设。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对吸取传统孝道精华,发挥其在当代社会的现实价值提出以下具体对策:一是通过在家庭开展孝道教育,要求父母以身作则,对孩子进行爱和感恩教育,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关心父母,培养孩子的孝心和孝道意识;通过在学校开展孝道教育,让孩子懂得孝敬父母是人的本分,在此基础上,培养孩子尊敬他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道德情操,学会待人接物,美化心灵。二是通过发挥法律的促进作用,德法并举,切实保障孝道建设的顺利进行。三是通过广泛开展宣传倡导,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孝道;利用社会舆论,实现道德控制;通过榜样作用,进行典型引导,在全国范围内弘扬传统孝道。四是通过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动员社会各界组织力量,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孝道宣传活动;制定各种政策措施;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能力;发展经济,为孝道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从而推动当前的孝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