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格蒙特·鲍曼的后现代性思想探讨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_z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当今世界,有关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话题层出不穷,众多西方社会学流派秉持的理论为学者们所津津乐道。作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社会学家之一,鲍曼以其独特的后现代性理论成为佼佼者。他从社会现实出发,以敏锐的洞察力激发个体的想象,阐发了有关后现代性的独到见解。在此基础上,鲍曼提出了建构一种分析后现代状况的理论工具—后现代社会学。不仅如此,鲍曼的后现代性理论同时对西方社会的实际问题和人类生存状况也表现出了强烈的关注。因此,研究鲍曼的后现代性思想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处于后现代性进程中的我们,还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总共分为四个章节,分别介绍对鲍曼后现代性的理解、鲍曼的后现代性思想与后现代社会、鲍曼后现代思想中的道德问题以及鲍曼后现代理论对社会现实的启示。正文部分第一章详细介绍本文所探讨的重点内容,鲍曼的思想经历了四个阶段的转变,本文取其中的后现代性部分来进行探讨。为了更好的了解鲍曼的后现代性思想,必须对鲍曼的乌托邦梦想以及现代性思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鲍曼正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才得到的后现代性灵感。在此基础上的后现代性思想具有批判性与超越性的特征。本文第二章介绍的是鲍曼的后现代性思想与后现代社会之间的联系,鲍曼的理论与其人生经历极其相关,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他的理论至始至终都没有离开有关知识分子的命运。作为立法者或者阐释者的知识分子,在后现代社会中不仅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甚至连最初的体验都发生了变化,鲍曼称这为一种新奇的体验。在鲍曼看来,后现代社会中我们不仅需要关注知识分子的命运,还应该重点关注消费者和消费者社会,以及生活于其中的个体和由不同个体组成的共同体。本文第三章主要讲述鲍曼认为后现代社会中一些常见的或者说是不可避免的社会道德问题。我们通过了解离不开我们生活的道德问题,虽然作为个体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至少我们能够成为一名清醒者,从清醒的角度看待社会舆论问题、旁观者与作恶者的问题。本文最后一部分将结合社会现实来探讨处于后现代进程中的社会同鲍曼的后现代性思想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尤其是日益引起重视的经济全球化问题、失业与贫困问题以及社会团结问题时,鲍曼的思想又能够为相关困境提供何种启示。
其他文献
十九世纪末二十纪初,基督教开始传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汉、苗、傈僳等民族的部分群众相继皈依基督教。当基督教传入彝族地区时,信仰的人数却不多,并且遭遇了强烈的抵制,昭通等
学位
自上个世纪中后期,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市民社会”研究热潮,这是对西方市民社会传统的一次回归。与国际理论界出现的这一现象相比,长期以来,在我国,市民社会问题一直未引起理论界的
学位
柏拉图出生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第四年,战争消耗了雅典大量的军力财力,最终雅典宣告失败。由于战争过程中雅典民主制度暴露出的诸多缺陷,恩师苏格拉底又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处死,
任继愈是20世纪著名的中国哲学史家、佛学家。他最初笃信儒家思想,后成为坚定的马列主义者,同时对中国哲学与文化满怀深情,一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任继愈本着马列主
追根溯源,包装上市应是其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祸根。  企业上市了反而难赚钱,这种现象其实是有违常理的。按照常理,企业上市募集了巨额的资金,这些资金就是存在银行里也会有不菲的利息收入。更何况这些募资投向的新项目也会产生效益。  而且企业上市后,企业知名度增加了,企业的发展更能得到当地政府、银行、客户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所以企业上市后赚钱较之于上市前应该更加容易。  但中国股市就是这样一个违背常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