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并购企业技术创新阻碍的动态影响模型及其管理策略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ul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全球化发展,跨国并购成为企业寻求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方式之一,但跨国并购完成后企业的技术创新并不一定能够得到提升。因此,有必要从阻碍技术创新的角度,针对跨国并购完成后的不同阶段,为管理者提供克服阻碍因素、进而有利于促进跨国并购企业技术创新提升的管理策略。现有跨国并购与企业创新阻碍的相关研究,未充分考虑跨国并购文化差异带给企业技术创新阻碍的影响、未考虑时间的动态性、且以定性研究为主研究方法使研究结果的通用性较差,所以本文构建了跨国并购企业技术创新阻碍的动态影响模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奥斯陆手册》(Oslo)中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阻碍因素,结合跨国并购理论,构建了文化、制度、知识、市场和成本共5维的跨国并购技术创新阻碍因素模型。其次,在5维的创新阻碍模型基础上,进一步考虑跨国并购和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持续性等特点,并依据Olso提出的研究企业创新活动的最佳时间窗口,选定跨国并购完成当年和并购完成之后的3年,共4年时间为本研究的时间窗口,进而构建跨国并购企业技术创新阻碍动态影响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指标量化。最后,本文选取2008年至2015年完成跨国并购活动的中国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对动态阻碍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主要的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和成本阻碍维度在跨国并购完成后的第一年是最重要的因素;跨国并购完成后的第二年为市场和文化阻碍维度;跨并购完成后第三年则变为成本和知识阻碍维度。基于结论,本文提出了3种以制度、市场、成本为主导的跨国并购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策略,以其更有效地帮助跨国并购完成后管理者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管理活动。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将阻碍因素扩展为文化、制度、知识、市场和成本5个维度;(2)构建了跨国并购企业技术创新阻碍动态影响模型,对动态阻碍模型中各个维度指标进行科学测度和实证研究;(3)提出了3种跨国并购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策略;(4)引入神经网络研究方法到跨国并购创新领域研究中。因此,本文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企业技术创新阻碍领域的研究,同时也为企业的跨国并购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提供了新的管理策略借鉴。
其他文献
在虚拟试衣、3D游戏、3D电影等相关领域,均离不开三维人体数字化建模的研究。特别是在服装设计、服装订购、虚拟试衣等行业,三维人体建模的精度直接影响后期的效果。在服装应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能力的增强,人工神经网络作为模式识别的重要代表性成员也成为了人们的研究热点。其中基于梯度下降(Gradient Descent,GD)算法的反向传播(Back Propaga
发展理念是对发展实践的引领,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共享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创造性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在中国转型期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共享发展理念被提出,就应当内化为被民众认可与接受的价值概念,同时也应当成为道德修养的外在实践,如果这两个目标皆无法达成,那么理念终将只是“理念”,只能停留在纸面上而
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机器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扫地机器人,游戏AI自动寻路,快递自动分拣等。因此,如何规划出一条合理,快速且较短的路径成
现代企业创立的初衷即盈利,在营业收入不变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地管控费用将成为公司追逐利润最大化的一个关键因素。费用管理是当前公司治理的重要一环,关于费用粘性的研究,成为近些年管理会计的一个研究热点。中小板上市公司发展至今,对我国经济增长、提供就业岗位做出的贡献不容小觑,它以民营企业为主、拥有较为灵活的治理结构表明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鉴于当前国内缺乏关于中小板上市公司费用粘性问题研究,本文以中小板上市
随着网络安全法的正式实施,监管部门对平台上涉政、色情、暴恐等违规内容的查处整治力度日益加大。美团点评作为全国最大的生活服务平台,对于不良信息一旦审核把控不严会导致舆论炒作甚至监管处罚,对公司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为做好对违规内容的防护和拦截,美团点评所有事业部的各类业务都需要接入公司业务安全中心的“保时洁”审核服务。“保时洁”服务提供文字,图片和视频三类违规识别。目前待解决的问题如下:每类业务都有其特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生活质量问题走入我国学者们的关注视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也开始越来越重视我国的生活质量问题。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城市发展质量归根结
在次级用户信道检测和动态接入技术的研究中,置信区间上界(Upper Confidence Bound,UCB)算法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UCB的置信因子较大,次级用户使用UCB算法存在平均吞吐量较低、后悔值较高、以及在时隙很少时置信度过高等问题。在多用户多信道系统中,当多个次级用户选择接入同一条空闲信道时会发生碰撞,解决这一问题的现有的多用户多信道选择机制存在不足之处。其一,每个次级用户在当前
随着企业生产能力的提高,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够超大数量地供应市场,实际上已经达到了一种供过于求的地步。企业的生产能力过剩,使得企业造成巨大损失,产生这种结果的最主要原因
边缘计算可以将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下沉到网络的边缘。与云计算相比,它可以提供高可靠和低延迟的服务。因此,可以应用许多对时延敏感的服务。嵌入在用户设备中的服务可以连接到离它最近的边缘计算服务器,用户可以得到更好的体验。然而用户的移动性和边缘计算服务器有限的覆盖范围会造成服务中断并且降低服务质量。可以应用服务迁移解决该问题。在服务迁移中,如何选择最优迁移策略和通信策略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本文针对边缘计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