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环境变化的重要元素之一,土地覆被的变化同样也是引起生态系统变化的关键因素。对其进行准确的测定对明确生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景观格局指数是对土地覆被变化进行定量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传统的二维景观格局指数以二维的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忽略了地形对景观格局的影响,造成了三维结构的生态学意义的缺失。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势南高北低,相对高差达2768m,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对九寨沟自然保护区进行景观格局研究,对全面认识保护区的景观现状特征,合理利用其景观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为案例地,以1997年、2010年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结合研究区DEM数据,比较分析传统二维景观格局指数与三维景观格局指数进行土地覆被变化测定时的差异。根据研究需要从斑块水平、类型水平、景观水平共选取21个指数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1997年到2010年间二维与三维景观格局比较分析结论显示,研究区景观格局总体稳定:单个景观类型优势度下降,不同景观类型优势度趋于均衡;景观离散程度下降,总体斑块形状复杂程度小幅上升,破碎度下降,联通度上升。(2)斑块水平上,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三维的PA(斑块面积)、 PP(板块周长)、SI(形状指数)均差异显著; SI(形状指数)、FD(分维度指数)部分值在二维景观格局指数中为1,这与野外情况不符,三维值更符合实际;总体而言斑块水平二维与三维景观格局指数均差异显著。(3)类型水平上,三维CA(类型面积)、AREA-MN (平均斑块面积)AREA_CV(平均斑块变异系数)、LPI(最大斑块指数)、ED(边缘密度),与二维景观格局指数差异显著;FRAC-MN(斑块分维数)、LSI(景观形状指数)差别不明显;AI(聚合度指数)没有差别。类型水平上,较二维,三维景观格局指数显示出研究区总体面积增加,斑块平均面积增加、离散程度缩小,斑块形状趋于复杂。(4)景观水平上,AREA-MN(平均斑块面积)、AREA_CV(平均斑块变异系数)、LSI(景观形状指数)、ED(边缘密度)与二维景观格局指数差异显著;LPI(最大斑块指数)、FRAC-MN(斑块分维数)差别不明显;PRD与SHDI有微小下降,这与总体面积增大有关,差异不显著。CONTAG(蔓延度指数)没有差别。景观水平上,较二维,三维景观格局指数显示出研究区,斑块平均面积增加、离散程度缩小,斑块形状趋于复杂。总体而言,传统的二维景观格局指数在定量分析高山峡谷区土地覆被变化时,往往在面积、周长相关指数的测定上不够准确,而三维景观格局指数能够得到相对精确的变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