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状况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这在理论界已成共识。在现代经济中,金融常被称为经济发展的引擎,其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的迅速推进,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业,既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上世纪末,席卷东南亚的金融风暴,暴露了发展中国家金融产业和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在此背景下,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更好维护自身利益,确保本国或本地区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就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优化金融组织结构,促进金融资源自由、合理流动,使地区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 我国加入WTO后,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程度日益提高,逐渐成为全球金融一体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金融体制面临国际金融市场的巨大挑战;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渐趋成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乡统筹发展,成为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经济的基本走向,社会经济体制将面临诸多调整。在这种条件下,如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不仅关系到我国能否有效抵御金融风险问题,也是关系到能否确保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问题。 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农村金融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它的基本功能,如服务“三农”、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等,不仅力量相当单薄,而且有进一步弱化的趋势,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由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走的是一条明显的“机构路径”,缺乏多元化的探索,致使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难以摆脱困境。面对新的历史形势,农村金融不仅要确保自身持续发展,而且要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协调。金融多元化就是顺应这一历史要求提出来的,它要求推进金融产权主体、金融机构、融资渠道、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等多元化,并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从多方面着手,通过系统推进,为促进农村金融更好地为农村经济服务建立一个长效机制。 本文通过对中外金融多元化理论的回顾,并对金融多元化与金融垄断这两种金融体制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金融多元化相对于金融垄断具有制度优越性,是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系统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多元化改革的必要性、现实条件和面临的各种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推进农村金融多元化的对策措施,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供提决策参考。 本文内容分六个部分: (一)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