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icro-CT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精细化建模与力学性能分析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ING04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既是一种材料又是一种结构,通过特殊的编织工艺可以直接编织成各种复杂形状,避免二次加工,使其在具有高比强度和比高刚度的同时不存在易分层等一系列问题,在航空航天和民用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因此,能够快速和准确地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与评估显得愈发重要。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特征决定了它的宏观力学性能,建立一个能够精确反映其细观结构的模型至关重要。本文从细观角度出发,结合图像处理和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构造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细观几何模型,进而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一种基于Micro-CT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精细化几何模型重建方法。利用Micro-CT对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进行逐层断层扫描,采用滤波、膨胀和收缩等方法处理扫描切片图像,编写了程序自动识别切片图像内所有纤维束的截面轮廓,通过对纤维束截面图进行轮廓提取、离散、插值、截面重建等操作,把纤维束截面图转化为拓扑数据,建立了与材料真实细观结构相一致的精细化模型。该精细化建模方法具有通用性,可用于其他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几何建模。其次,在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精细化几何拓扑结构基础之上,采用一种非均匀Voxel网格对材料的模型进行有限元离散,并对材料的宏观有效性能进行计算分析。纤维束内部Voxel网格单元尺寸呈梯度变化,在精细刻画材料内部相界面处的几何特征的同时降低了模型的计算规模。从精细化模型中提取一个代表性单胞模型和一个小尺寸模型,采用体积平均化方法计算材料工程常数,并且与理想椭圆截面的代表性单胞模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针对纤维束打捻现象,研究了纤维束扭曲对材料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采用刚度折减模型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在单轴拉伸载荷作用下的累积损伤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采用应力平均化技术去除Voxel网格在不同相界面引入的应力集中,再利用平均化的应力判断组分材料是否发生损伤,然后考察三种计算模型(从精细化模型中提取的代表性单胞模型、从精细化模型中随机提取的小尺寸模型和椭圆截面的理想代表性单胞模型)、纤维束不同扭曲程度以及Voxel网格尺寸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其他文献
五言排律作为唐代省试诗的载体,在唐代有着重要地位。科举省试诗促进了五言排律的发展。通过逐首分析《全唐诗》存诗一卷以上的241位诗人的2377首五言排律的声律,可以得出初
文学批评的实践性品格就是文学批评以文学实践为研究对象,以指导作家的创作和读者的阅读为目的的一种品格,其主要内涵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它要求文学批评以文学实践为研究对象,
医学英语人才的培养是医学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环节,是我国医学事业走向世界,开展对外交流必不可少的途径与方法。近年来,语言作为一种人力资本,逐渐变为一种获得经济收益的手段,受到
1930年代的上海,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位居世界第五大城市。在贫穷落后的旧中国,上海以其繁华时尚、充满现代活力而闪耀着现代性的光辉,吸引着后人去建构对它的现
罗隐(833-909)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的诗文数量多、质量高,颇具研究价值,但是却一直受到后世冷落,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关注。近年来,学者们对罗隐的研究越来
为改善聚醚共聚乙酰胺涂层的防水透气及力学性能,将采用St ber方法制备的无机颗粒与强疏水性的聚醚共聚乙酰胺高分子材料有效复合,制备出高性能的有机/无机复合防水透气织物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现存最早而且是唯一一部元刻本杂剧作品集,收录了元代二十余位剧作家的三十种剧作,此书没有经过明代人的改动,保留了元代杂剧的原始面貌,是研究元代语言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共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
30年来中国经济市场化转轨过程的实质是政府放松对非国有部门的管制,通过政府主导的分权化和市场化形成了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和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然而,这种模式在带来经
作为元代杂剧的“压卷之作”,王实甫《西厢记》(以下简称《西》)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占据文学史上的重要位置。现代学者赵景深在《明刊本西厢记·序》中把《西》及《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