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chulz von Thun的“四只耳朵”模型浅析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之间的区别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l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推动了翻译的发展,人们对于无需学习语言就能读懂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期待推动了机器翻译的发展,机器翻译的实质发展始于20世纪30年代,而真正给机器翻译发展带来质的飞越、使人类长久以来对于全自动机器翻译的期待触手可及的却是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它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过去机器翻译的质量,大众过去对于机器翻译无法保证质量的印象已经有了很大的反转;同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需求迅速扩大,从而刺激了对于语言和翻译服务的需求。“机器翻译取代人工翻译”的声音越来越多。而翻译本质上属于跨文化交际,这个过程涉及至少两个人、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绝不仅仅是将一种文字转变为另一种文字,还包含了文化转化、交流目的的传达等等;日常交流都因表达方式不当等原因出现误解,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出现差错的可能性更大。本文从Schulz von Thun的“四只耳朵”四边交际模型的角度分析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之间的差别:“四只耳朵”四边交际模型将交流的过程看作是为实现交流目的使信息在传达者与接收者之间进行传递,这其中的信息包含四方面信息,即关系信息、事实信息、自我揭示和呼吁,这四方面信息构成正方形。本文选取了默克尔2019年9月7日在华中科技大学的演讲以及《第五轮中德政府磋商联合声明》节选片段为例,分别从德译中和中译德两个方向基于“四只耳朵”模型理论分析、比较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首先从关系、事实、自我揭示、呼吁四方面去分析两篇例文表达的内容侧重哪一方面,其次在从这四方面比较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的结果,去探寻机器翻译在哪些信息的表达上已经能和人工翻译媲美,哪些信息的表达还有较大差距,在此基础上分析机器翻译在“取代”人工翻译的路上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进行改善,“机器翻译取代人工翻译”的愿望短期内是否能实现以及对人工翻译会带来哪些影响。本文中机器翻译选取了谷歌翻译和腾讯翻译君,两者都已经经过市场的检验同时接受度及认可度都很高,所以选取两者作为人工智能机器翻译的代表。首先对机器翻译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描述了机器翻译发展的历史以及目前的发展现状,由于机器翻译相较于人工翻译本身具有高效、低成本的优势,再加上人工智能改善了机器翻译的质量,似乎完全替代人工翻译指日可待。而翻译这一跨文化交际活动本身可以划分为翻译过程和译者两个元素,这两个元素又会对翻译结果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在对“四只耳朵”模型理论进行过具体的阐述后,从“四只耳朵”角度首先对翻译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翻译过程也具有四面性,同时这个过程也受到文化的影响;随后分析译者包括人工译者以及机器“译者”在翻译即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通过举例将两者进行了对比,能够看出人工译者有自身的优势,即“主观能动性”。随后将两篇例文的原文、机器翻译结果以及人工翻译结果一一列出,从“四只耳朵”理论分析机器翻译的结果,然后同人工翻译结果进行对比,寻找人工翻译与机器翻译的之间的区别,最后对两篇例文中的机器翻译所犯错误进行了总结分析,能够发现机器翻译能够胜任事实层面的信息传达,但是对于关系层面以及其两个层面的体会相较于人工翻译差距较大,翻译结果也不理想,有时甚至会对事实层面的信息传达造成影响,甚至会歪曲信息的含义。最后得出的结论为,若原文更侧重于事实层面信息的传达,那么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的结果差别不大,可以胜任这一层面信息的传达;若原文的信息更多的是放在关系层面,或是四层信息互相牵制,那机器翻译的结果就大不如人工翻译的结果,所以机器翻译想要完全替代人工翻译还为时过早。本文重点是基于“四只耳朵”模型理论通过分析、对比两篇例文的人工翻译与机器翻译去探求在翻译这样一个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的差别、机器翻译是否能够代替人工翻译。同时也指出了本文仍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乳腺癌(breast cancer,BC)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全球位居前三。根据2018年的全球癌症数据可知,全球新发癌症人数有1810万,死亡人数有960万,而乳腺癌的发
马铃薯加工专用型品种的田间筛选在高产、抗病基础上,还应满足加工性状稳定性的要求。加工型品种在不同生态环境会表现加工性状差异,加工性状差异是由基因型、环境以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不同生态类型区域筛选和选育适合栽培的品种是解决加工品种短缺的有效办法。同源四倍体作物马铃薯的大量农艺性状由多个等位位点决定,基因主效性不显著,开展品种(系)的基因型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研究可以加速加工型
弹载伺服稳定平台主要用于隔离导弹飞行过程中的环境因素的扰动,不断根据导引头的测量信息,修正伺服天线框架角度和位置,始终保持天线的精确指向精度,因此在弹载设备上存在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弹上环境的特殊性,对带宽要求大,既要保证高动态特性,同时还需要满足高精度。因此在高频,即扰动频率1Hz至5Hz的干扰下,稳定平台的高带宽高动态特性控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双层稳定伺服控制系统在控制稳定平台提高高频去耦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代谢参数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
研究背景白血病是最常见的儿童恶性肿瘤,其治疗复杂、死亡率高、治疗费用高昂,给患病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如果没有合适的医疗保障和持续补偿机制,很容易引发因病致贫和
目的:观察高分辨核磁显示颅内血管环形强化狭窄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一般药物治疗和加用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探讨颅内血管环形强化的病因。方法:1.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1
本论文采用凝视理论,对当代美国黑人小说家科森·怀特黑德作品《地下铁道》(2016)进行解读,分析了主人公科拉的主体身份建构,揭示了她如何从一个被观的他者转变为反观的主体
随着空间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类带有大惯量旋转部件的卫星应运而生。这类卫星相较于传统卫星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装载有大惯量旋转部件。由于大惯量旋转部件往往质量分布不均匀,以及受到安装误差、发射过程中振动等因素的影响,大惯量旋转部件往往存在静、动不平衡,产生不平衡干扰力矩,影响卫星姿态控制精度。本文针对带有大惯量旋转部件卫星,考虑旋转部件不平衡影响,设计控制策略,具体内容如下:针对带有大惯量旋转部件卫星建立了
试剂分配技术是一种流体分配技术,其在快速成形、生物制造、(微)电子封装技术、微光学元件制造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目前在工业试剂分配(点胶)中,时间——压力式(接触式)应用广泛,但其不适合复杂的分配环境和快速化、微量化的任务需要。利用压电陶瓷材料作为驱动源的按需喷射方式(Drop on Demand,DOD,一种非接触式试剂分配方式)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而且能实现数字化驱动,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本文
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10.2%),是癌症相关死亡率的第二大诱因(9.2%)。在中国,结直肠癌的普遍性和致死率中排名第四,是比较常见和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