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F-1R单克隆抗体对Jurkat细胞株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来源 :新乡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da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传统的化疗方法缺乏特异性,化疗相关死亡率较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 receptor,IGF-IR)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均呈过度表达,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据此推测IGF-IR在儿童ALL细胞株Jurkat细胞中也呈过度表达,通过应用靶向IGF-IR的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MAb)可以抑制Jurkat细胞的生长。本课题就此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目的探讨IGF-IR在Jurkat细胞株的表达和定位及IGF-IR MAb对Jurkat细胞株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Jurkat细胞株培养于含有10%胎生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的RPMI1640培养基中。1.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Jurkat细胞株IGF-IR的表达和定位。2.用浓度为0.001μg/ml、0.01μg/ml、0.1μg/ml、1μg/ml、10μg/ml的IGF-IR MAb分别作用于Jurkat细胞48小时,应用CCK-8法测定细定细胞的增殖。3.根据CCK-8的结果,选用19μg/ml的IGF-IR MAb作用于Jurkat细胞48小时,应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1. IGF-IR在Jurkat细胞株普遍表达,阳性表达率100%,以细胞膜及细胞浆混合型表达为主2.浓度为0.001μg/ml、0.01μg/ml、0.1μg/ml、1μg/ml、10μg/ml的IGF-IR MAb作用Jurkat细胞48小时,细胞的增贿受到抑制,抑制率分别为:(9.67±1.17)%、(14.89±1.06)%、(17.64±0.81)%、(20.15±1.14)%、(24.10±1.11)%,随着IGF-IR MAb浓度的增大,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逐渐增加,不同浓度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浓度为10μg/ml的IGF-IR MAb作用Jurkat细胞48小时,细胞的早期凋亡率为(13.73±1.16)%,晚期凋亡率为(20.44±2.47)%,总凋亡率为(34.18±3.41)%;对照组细胞的早期凋亡率为(6.27±0.67)%,晚期凋亡率为(10.18±0.81)%,总凋亡率为(16.45±1.38)%。IGF-IR MAb组细胞的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及总凋亡率均较对照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IGF-IR在Jurkat细胞株呈普遍表达,以细胞膜及细胞浆混合型表达为主2. IGF-IR MAb可以抑制Jurkat细胞的增殖,IGF-IR MAb对Jurkat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3. IGF-IR MAb可以促进Jurkat细胞的凋亡
其他文献
<正> 《菜根谭》是明代洪应明所撰写的语录体劝善著作,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它通俗易懂、文采飞扬,字字句句都凝聚了作者对人对事的精辟理解,其博大、宽容、善良,使我们在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蔓延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漫长岁月之中,承载着几代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正是前辈们不断的艰苦奋斗,促进经济的发展,才有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
将实用稳定性概念将其引入非线性时滞系统之中,通过建立一系列的比较原理,获得了具有界滞量非线性滞后型微分系统实用稳定或实用不稳定的简明判据.
自2015年第5期《图书情报知识》刊出信息素养先驱保罗·泽考斯基先生的“行动素养:信息时代民众迈向成功的关键”一文后,本期继续刊出保罗·泽考斯基和杰夫·凯利先生合著的
目的:对急性白血病(AL)原代单个核细胞(MNC)信息与热证的相关性进行初步的探索,为细胞信息与中医证的相关性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学基础,可以为AL的宏观证候信息做补充,在一定程
在无限长薄板孔边应力齐尔西解答的基础上,推导出了孔边应变梯度与应变的分布规律。对比发现孔边应变梯度比应变变化更为剧烈,因此基于应变梯度的传感器对于含孔结构的健康监
小萱草多在冬春季节动物刨根啃食时暴发,以瞳孔散大,全身瘫痪,膀胱麻痹,尿液潴留和双目失明为临床特征;家畜采食醉马草或其芒刺入皮肤、口腔等处,可发生中毒,其中以马最敏感,
古代希腊奥运会,从公元前776年至公元394年止,经历1168年,共举行了293届。由于罗马统治了希腊,后来基督教兴起,公元394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斯一世,宣布废止奥运会。公元551、5
对高铁用铜合金接触线在生产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阶段的微观组织演变进行了研究,以探究导致其成品在后续反复弯曲试验中失效的原因。首先,采用光学显微镜对不同工艺阶段材料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