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弗米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翻译目的论,在经过不断发展后,翻译目的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成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中最为重要的理论组成部分。《灿烂千阳》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继《追风筝的人》出版后的第二本小说,该作一经出版便跃居美国亚马逊畅销图书榜首并受到美国各大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该作目前在中国有两个译本:2007年出版的李继宏的《灿烂千阳》和2008年出版的李静宜的《燦爛千陽》。现有资料表明,从文学和女性主义视角对作品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从翻译角度对李继宏中译本所进行的比较研究却寥寥无几,目前尚无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对李继宏中译本进行的研究。本文旨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对原作和李继宏译本进行详细比较,以探讨李继宏译本中所采取的的翻译策略及翻译方法,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和研究A Thousand Splendid Suns的李继宏译本。 译者李继宏在整个翻译过程中,为了实现其翻译目的,保留原作中与文化相关的信息,通过归化异化和添加注释的策略充分地传递出了文中有关阿富汗谚语民俗、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的信息,达到其引入和传播阿富汗文化的目的。就语言层面而言,为使译文连贯自然,译者通过多种翻译方法使译文符合译入语的表达方式,例如,句序重组、频繁使用四字词语、词类转换、长句分译等使译文更加流畅、自然。译者尽力保留了原作中的排比、明喻等修辞手段以求在最大程度上保持对原作的忠实,实现了忠实原则的成功运用。 通过对比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译者根据其翻译目的采用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及翻译方法,李继宏的《灿烂千阳》实现了其预定的翻译目的,为译语读者提供具有一定可读性的文学文本,为译语社会注入了新的文化信息,论证了目的论的核心观点——“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方法”,并且证明了翻译目的论完全可用于指导文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