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两类:“硬新闻”和“软新闻”。“硬新闻”指严肃题材类的报道,如:战争、经济、政治等;“软新闻”指消遣类题材的报道,如:娱乐、体育等。“硬新闻”传统上被认为是对事实的客观描述,没有报道者的主观立场。然而,已有研究发现新闻语篇作为一种特殊语类,暗含着作者的态度立场。对于作者如何表达立场,及传达人际意义的研究在国外语言学界已经受到了高度重视,因为立场标记语不仅能够反映作者的真实态度或表征经验,还可以构建人际关系、传播意识形态。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作为接受和传播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主力军,对“硬新闻”中作者立场标记语的理解不仅关乎英语水平的提高,更关系到能否在阅读西方媒体报道时树立正确的立场。然而,对该问题的研究在国内尚未受到重视,鲜有探讨此类问题的文章和专著出版,相关文献大都囿于学术语篇,对其他语类诸如法律、医疗及新闻语篇等的研究在国内文献中较少。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能否识别“硬新闻”报道中作者立场标记语并理解其功能等的研究目前还未出现。本文即是对该问题的初步探讨。评价理论旨在研究语言如何构建人际关系,已被广泛应用到各种语篇分析中,并被证明可以有效分析语篇中的人际意义。本文以评价理论为理论框架识别“硬新闻”报道中的作者立场标记语,并分析其功能。基于分析,本文设计出了识别和理解作者立场标记语的量表,以检测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对该问题的理解。本文通过测试的形式考察试验参与者对选定“硬新闻”报道中作者立场标记语的识别和理解,通过访谈的形式了解阻碍他们理解这些标记语的因素。研究结果发现:总体来说,英语专业学生对“硬新闻”报道中作者立场的识别和理解并不理想,仅有6名(共42名)参与者达到了试验设定的及格分数;他们对积极性的和显性的作者立场标记语的识别和理解优于对消极的和隐性的标记语的理解;在本文确定的标记语的三大功能之中,他们对概念意义理解最好(表达态度本身),其次是人际意义(建立人际关系),而对语篇意义(组织语篇)的理解则比较差;参与访谈的学生都认为词汇和背景知识制约了他们对作者立场标记语的理解,有的学生还认为中西方不同的思维习惯和中英文不同表达模式也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对促进二语教学有一定的意义,为二语学习者在写作中有效使用作者立场标记语表达态度提供了启示。但是,本文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首先,评价理论对分析作者立场标记语来说并不完善,有些理论假设仍需进一步验证;其次,本文测试中测试对作者立场标记语子系统理解的题目数量分布不平均,因此,相关对比分析只能作为初步探讨;再次,本研究的参与者数量有限,因此,本研究的结论能否推及中国所有英语专业学生也亟待在以后更大范围的研究中得以验证;最后,本文研究仅限于“硬新闻”报道,而不涉及跨语类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