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中国经济也在不断增长,医学技术不断进步,人均寿命不断延长,未来将出现“老人养老人”的状况,人口老龄化进程导致养老问题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要社会问题。伴随着家庭结构的改变,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减弱,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等养老服务模式应运而生,然而,由于机构养老的社会成本太高以及集中化的管理模式让很多老年群体望而却步。居家养老模式一度被认为是老年人群理想的养老方式,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其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加之目前老年群体结构的改变,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的老年人群越老越多,其可支配收入高,消费能力强,注重老年生活品质,追求有尊严、有质量、有情趣、有品味的老年生活,需要养老服务的人性化关怀。而目前的养老服务模式注重保障普通人群的基本物质需求,对这类特殊群体的高端养老服务需求的关注度不高,致使社会管理精英人士的高端养老服务需求的供给成为空白,因此,呼吁社会关注特殊群体的高端养老服务需求,促进养老的多元化发展。我国从20世纪末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近年来,老龄人口增长迅速,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老龄化现象更加严峻。2011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老龄人口的比例与2000年相比上升了2.93个百分点,而上海作为第一个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也是目前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特大型城市。上海是一个国际大都市,其老年群体的养老服务需求层次较高,单纯依靠政府提供的无偿或部分有偿的养老服务已远远不能满足养老服务需求的需要,因此必须转变社会管理思路,创新社会管理方式,依托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势,整合社会各方优势资源,创建以职业化、规范化和市场化的运行管理模式的新型养老商务服务平台,在他们晚年需要时,能提供给他们有尊严、有质量、有情趣、有品味的精神家园,它已不仅是社会的责任,更是我们现代人懂得感恩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本论文重点分析目前国内人口老龄化现况以及现有养老服务模式的供给现状,根据国家有关养老产业的宏观战略规划,结合政府现有政策环境对未来发展养老产业的支撑条件以及社会化养老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明确建立市场化的新型养老商务服务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体现本项目研究与开发的社会价值和应用前景。通过对国内外现有养老服务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现有养老服务模式的优势和不足,学习借鉴国外养老产业化发展的先进经验,为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养老商务服务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以“三高”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未来高端养老服务需求,为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养老商务服务模式提供依据。在充分分析和比对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民营非营利性的新型养老商务服务模式架构,以会员制管理的方式吸纳社会管理精英人士参与新型养老商务服务,以购买养老服务包的形式从社会专业机构和社会福利机构购买专业的高质量的养老服务项目,通过有偿或无偿的方式向会员提供服务。通过社会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实现“福利”和“盈利”的良性循环。最后,从政策理论的角度提出完善新型养老商务服务模式的宏观建议,以期实现新型养老商务服务模式的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