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1896年-1945年),是一位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作家,曾一度与鲁迅齐名,在当时的广大知识青年中有“中国的卢梭”的美誉。1921年10月,郁达夫的代表作《沉沦》小说集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这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集。自出版至今已将近百年时光,对于小说集的研究也形成了非常丰硕的成果。在仔细梳理了《沉沦》集的研究成果后,笔者认为,现有对《沉沦》集的阐释从时代背景中得到的推论过多,反而限制了我们对文本意义空间的挖掘。随着时代背景的远去,《沉沦》集的审美韵昧并未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丧失,因此,有必要重新回到文本,探索更为丰富的审美空间。本文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至今国内外文学界对郁达夫《沉沦》集的阐释与批评为参照 系,围绕郁达夫小说中“忧郁症”的隐喻,以小说主人公的“忧郁症”发展过程与“病的心理”描写为切入点,尝试对《沉沦》集的内容做出更细致的阐释。本论文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该选题的研究意义,目前学界的研究情况、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简要介绍《沉沦》集的内容,详细梳理自二十世纪以来《沉沦》集在国内外文学场域中被不断解读的过程,并对比郁达夫本人对其内容的自我叙述。国内外文学界对郁达夫《沉沦》集的内容解释在不同的时期其重点不断发生着变化,而另一方面作家本人在不同时期对《沉沦》集的解释也透露出互相矛盾之处,笔者认为放在小说集开篇的《<沉沦>自序》是最接近作家当年写作心境的,因此其中提到的“忧郁症”可以作为 一个很好的研究线索。第二章从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两方面探究郁达夫选择“忧郁症”作为小说集描写对象的原因。笔者认为郁达夫之所以如此青睐“忧郁症”,一方面与其自身的成长经历、个人忧郁气质有关,尤其是在日本的留学经历对其写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也与当时日本文坛流行的文学思潮的密切有着切的关联。第三章是对《沉沦》集进行具体的文本分析。通过梳理《沉沦》中“忧郁症”的发展过程,分析“性苦闷”和“忧郁症”之间的关系,探析“病的青年的心理”诉求到底是什么,而这又是如何继续体现在《南迁》和《银灰色的死》这两篇小说中的。借用精神分析理论中对忧郁症的文化隐喻的定义,来探讨主人公身患“忧郁症”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意义,并进一步讨论“忧郁症”最后的发展结局。结语部分总结整篇文章。通过对《沉沦》集中,“忧郁症”的探讨,笔者认为一直以来作为小说争论点的“性苦闷”,只是促成主人公“忧郁症”发展的一环,小说真正的关注点不在于人物的“性行为”表象,而是隐藏在其后的心理活动。主人公在“忧郁症”恶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卑”心态是作家对当时身为中国人的自我身份认同的焦虑,主人公“自戕”行为是作家摆脱不了这种精神困境后的自我弃绝。附录部分主要搜罗了日本学界从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对郁达夫及其《沉沦》集的研究资料,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对于其中一部分能阅读到的文章内容做了概要描述,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