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翻译研究阶段基本囿于对翻译标准一致性的追求和对文本意义确定性的思考,而近年来,随着相关学科理论,如哲学,符号学,阐释学及解构主义,女性主义等文艺理论对译学的浸润,翻译研究者获得更多新的视角和分析途径切入研究翻译的方法和理论,从而有力推动了译学的发展。而其中从互文性角度探讨翻译是个较新的课题,受到中外翻译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理论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是对结构主义语言学抽象文本理论的解构。其基本内涵就是:每一个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镜子,每一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将互文性的概念引入到翻译研究中,无论对翻译理论还是翻译实践都有着深远切实的意义。互文性强调的是文本的开放性和非确定性。一方面,译者为了保证具体文本阐释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常常需要参照与此一文本相关的彼一文本,这里的彼一文本既可以是文学作品、文类范畴或整个文学遗产,也可以泛指社会历史文本,文化文本等非文学文本。另一方面,译者又必须充分考虑译语读者的接受心理。在阅读文本时,读者总是带着“先在的视域”进入理解过程的。而这个“先在视域”正是建构在读者记忆中由众多先前文本组成的互文关联网络之上。因此译者必然也要考查原文文本在译语文化中的互文参照,分析可能会影响读者“先在视域”的互文文本,在此基础上对译语和目的语文化中的互文参照进行比较与对照。译者要么引导读者更新自身的经验结构,了解文本在原语文化中不同于译语文化的互文关联,满足他们对清新,健康甚至奇特的异域色彩和异域情调的期待心理;要么在译语文化中寻求与原语文化相似的互文关联,投合读者的“先在视域”,充分体现译文的可读性、易接受性。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电影片名中的互文性现象以及研究一系列中英文影片名和它们相对应的译文,从理解,阐释和翻译标准三个方面出发,探讨互文性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运行机制,并总结了在翻译影片名时可采取的具体的互文式翻译的策略。有些影片名简单直观,且不会因不同的文化互文造成误读和误解,但有些影片名包涵丰富的互文性,若是孤立地就片名分析片名必然会导致谬误,此时,就应当参照与该片名相关的前文本,挖掘片名潜含的互文张力,在互文中不断加强意义的渗透和外延的拓展。基于此,本文提出三种互文式翻译的方法:直译,意译和另译。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对于简单直观的片名,只需用对应的译文直译即可。但有些影片名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中的互文参照有很大差异甚至截然不同,直译就无法让译语观众接受和认同,此外翻译电影片名又不能像翻译文学作品那样,遇到晦涩难懂之处加以注释,这就促使译者立足于译语观众,选择意译来进行一定程度上变通,或者不拘泥于片名的字面含义,另取译名来提高译文的可接受度,让观众领略译制片的艺术魅力。但本文提出的意译和另译决不是漫无边际的胡译乱译。电影片名作为电影作品有机的组成部分,和影片内容、风格呈内互文性。对于译者,在改译的时候,要感知,理解片名和电影本身的这种内互文关系,并通过恰当的译语反映出来,这是翻译影片名的首要要求:切合影片内容,反映影片主题,突出影片风格。同时也要选择译语语言中与原片艺术最相似、贴切的表达方式和文化意象来翻译片名。兼顾电影片名的内互文性,同时又能让译语观众在互文式的参读中把握原影片的艺术内涵,这样的翻译作品才算佳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