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在全球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人本主义的课程理念正显示出强大的感召力;在教育过程中实现和发展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追求人的和谐发展,已成为广大学校课程改革的远大目标。站在这一世界性的人才标准面前审视我们的写作教学,我们不得不理性地认识到,我们的写作教学曾经围绕的是“文”而非“人”,“为作文而作文”,这就颠倒了本末。基于这一点,笔者认为在新时期我们确立的作文与做人的新型关系是: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把如何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如何激励学生创造潜能,如何帮助学生提高人文修养等一系列关于学生的做人与自我发展的策略性问题放在首要位置,即“以人为本”追求“人文合璧”的新型人文观。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具体化和差异性,突出具体的人作为实践活动出发点的重要性及对人的价值。在人本理念中,一切活动为了“人”而展开,人成为目的。实践活动成为人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体现的手段和工具,而非目的本身。具体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尊重,社会则为人的地位与尊严的保证提供各种条件。本论文通过借鉴人本主义思想,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分析人本教育与非人本教育的差别,试图纠正和改变当前写作中普遍存在的“见文不见人”、“人文分离”等人文性缺失的偏差,以及只强调写作知识与写作技巧,忽视培养人、发展人的非人本现象。笔者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具体策略、作文评价以及教师要求等几方面出发,探索人本化的写作教学,实现以文促人,在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同时也带动学生身心的发展,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心灵的丰富和谐的写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