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含铅和无铅汽油的大量使用对路域土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已经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对江苏省7条高速公路路域土壤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铅污染沿高速公路大致呈带状分布,随着离公路距离的增大,土壤的铅污染逐渐减轻,影响范围可达100m以上。根据muller指数,评价了不同高速公路目前的污染程度。通过土壤样品的淋滤实验,研究了铅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和累积规律。结果表明铅的水溶态占总铅含量的3.9%~5.4%;土壤铅的残留率达到94.2%;土壤中交换态占总铅含量的30.2%~33.1%;土壤残留态占总铅量的50.6%~55.7%。在公路路域土壤铅累积预测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修正模式。应用该模式,预测了各高速公路运营期路域土壤的铅累积值,其中沪宁高速公路路域土壤在2010年、2020年、2030年的铅累积将分别达到163.3mg/kg、249.2mg/kg、323.4mg/kg。植物修复作为一种费用低廉、不产生二次污染的原位修复技术成为重金属污染治理领域的研究重点。针对江苏省高速公路常用绿化植物选取了马蹄金、爬地青、葱兰、白三叶进行了植物修复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4种植物对铅累积的能力大小不同,其中铅在各植物种体内的含量顺序是白三叶>葱兰>爬地青>马蹄金(以各种植物含量最高的器官计)。四种植物对铅迁移能力的大小顺序为:白三叶>葱兰>马蹄金>爬地青(按最大铅迁移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