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对香港巨牡蛎♀×太平洋牡蛎♂杂交子代的受精发育及异源三倍体诱导做了相关分析研究。采用低渗处理抑制第二极体(PB2)的释放诱导产生香港巨牡蛎♀×太平洋牡蛎♂异源三倍体和香港巨牡蛎三倍体。研究探索了受精发育进程、诱导参数、倍性分析、幼虫生长发育及存活情况,为牡蛎育种提供了相关资料。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香港巨牡蛎♀×太平洋牡蛎♂远缘杂交的受精细胞学观察采用二氨基苯基吲哚(DAPI)染色荧光显微方法,对香港巨牡蛎♀×太平洋牡蛎♂受精细胞学过程进行观察。观察显示:太平洋牡蛎的精子能够使香港巨牡蛎卵子受精,杂交受精率一般在30%左右。精子入卵后呈圆形亮点状,随后体积膨大成球形;授精后成熟卵母细胞释放出极体,精核解凝、泡状化,形成雄性原核;雌性原核在完成第1次、第2次减数分裂之后,染色质去浓缩,扩散膨大;成熟的雌雄原核完成融合过程,形成二倍体的合子。大部分杂交受精卵及早期胚胎可以正常发育。但与香港巨牡蛎自交对照组相比,杂交组受精卵的细胞学过程明显滞后,同时其发育过程具明显的不同步现象。2、低渗诱导香港巨牡蛎♀×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及幼虫培养采用低渗方法,通过不同诱导参数包括:处理时机(受精后5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35min,40min,45min,50min)、低渗盐度(4、6、8、10、12、14‰)、和处理持续时间(10min,15min,20min,25min)分别抑制杂交受精卵第2极体的释放进行牡蛎异源三倍体诱导试验,获得最佳的条件组合,并对诱导得到的幼虫进行培育,研究其生长存活情况。结果显示:受精后20min,采用盐度为10‰的低渗海水持续处理受精卵25min,可获得68.65%的牡蛎异源三倍体,孵化率为12.71%。与香港巨牡蛎自交组相比,孵化后异源三倍体组与杂交二倍体组(未经低渗处理)幼虫生长与存活均未表现出优势,孵化后9d其幼虫存活率分别下降到(0.1160±0.0234) %和(6.50±1.88) %。幼虫未能顺利渡过附着变态期。3、低渗诱导香港巨牡蛎三倍体及幼虫培养采用与2相同的实验设置,抑制香港巨牡蛎自交受精卵第2极体释放,诱导三倍体。获得最佳的条件组合是:受精后15min,采用盐度为10‰的低渗海水持续处理受精卵20min,可获得82.06%的牡蛎异源三倍体,孵化率为71.44%。诱导参数的变化与异源受精卵的发育滞后、不同步有关。三倍体处理组的幼虫比二倍体对照组的幼虫生长速度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在11d平均壳长达到168μm以后,两组生长差异更加显著(P<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