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脂肪组织不仅是能量的储备场所,同样也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脂肪细胞可以通过旁分泌、自分泌和远距离分泌方式分泌多种生物活性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a (TNF-α)、白介素-6(IL-6)、瘦素及抵抗素等,引发机体炎症反应,与胰岛素抵抗(R)的发生相关联。IR是引起葡萄糖耐量受损、2型糖尿病(T2DM)、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非感染性亚临床炎症反应性疾病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因此,探索脂肪细胞分泌促炎症因子的始动因素逐渐成为IR病因学研究的热点。目前,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进脂肪细胞分泌促炎症因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及心血管疾病方面,且研究发现TSH受体(TSHR)存在于除甲状腺外的多种组织及细胞表面,故本研究拟探讨TSH是否与脂肪细胞表面TSHR结合后,刺激TNF-α的分泌,进而可能参与脂肪细胞IR的发生发展。方法:体外培养并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为成熟脂肪细胞。以成熟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小干扰RNA (siRNA)技术针对TSHR基因构建质粒,并分别转染成熟脂肪细胞,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TSHR蛋白表达情况,以验证RNA干扰效果并筛选能成功沉默TSHR的质粒。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方法分别检测0.1mIU/ml牛TSH刺激沉默TSHR前、后成熟脂肪细胞0-24h培养基中的TNF-a水平,确定产生最佳效应时间。然后,以不同浓度牛TSH (0.01mIU/ml、0.1mIU/ml、1mIU/ml)刺激沉默前、后的成熟脂肪细胞,应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基中TNF-α水平。结果:1.3T3-L1前体脂肪细胞在换用含有诱导剂的细胞培养液至第10天后,诱导为成熟脂肪细胞。2.利用siRNA技术设计4组TSHR shRNA质粒,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hRNA1组、shRNA2组与shRNA3组TSHR蛋白明显减少(0.07+0.03,0.04±0.01,0.19a=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shRNA3组相比,shRNA1组与shRNA2组TSHR蛋白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hRNA1组与shRNA2组之间TSHR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ug-24h组、4ug-24h组蛋白表达减少(0.32±0.10,0.314±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ug-48h组TSHR蛋白表达明显减少(0.17±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ug-12h组、2ug-48h组、4ug-12h组及6u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1mIU/ml牛TSH刺激成熟脂肪细胞Oh至24h培养基中,TNF-α水平随时间延长呈增加趋势,4h培养基中TNF-α水平最高(537.07±45.19ng/L),与24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47.94±32.32ng/L, P>0.05);0.1mIU/ml牛TSH刺激已沉默TSHR的成熟脂肪细胞,在刺激Oh至24h培养基中,TNF-α水平随时间延长缓慢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牛TSH (0.01mIU/ml、0.1mIU/ml、1.0mIU/ml)刺激正常成熟脂肪细胞4h后培养基中TNF-α水平均呈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22.67±36.22vs431.51±30.10、411.08±12.03、341.85±12.00ng/L, P<0.05或P<0.01);5.与对照组相比,1.0mIU/ml牛TSH刺激转染前、后成熟脂肪细胞4h后,空白及阴性组培养基中TNF-α水平均呈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22.67±36.22vs341.85±12.00ng/L,521.26±34.23vs340.54±12.53, p<0.05); shRNA组培养基中TNF-α水平较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8.50±26.11vs339.62±14.39,P>0.05)。结论:TSH与脂肪细胞表面TSHR结合后,时间依赖性及剂量依赖性地刺激TNF-α的分泌;临床上通过密切监测血清TSH水平,预防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助于降低炎症因子的水平,进而阻止或延缓IR等相关疾病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