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双眼视力差异及视敏度对弱视患儿立体视形成的影响。 方法:选取弱视不伴斜视和其他眼病的患儿135例,其中屈光不正性弱视106例、屈光参差性弱视29例。选取无屈光不正(双眼球镜和柱镜值均≤±0.25D,且双眼视力均大于0.8)和无其他眼病的同龄正常儿童29例为对照组。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视力。对弱视患儿散瞳检影、电脑验光及矫正视力,进行弱视治疗。受试对象正常瞳孔下经屈光矫正后分别采用综合验光仪和颜氏《立体视觉检查图》进行定性、定量立体视检查。根据视力表上视力的一行为分组间距对双眼视力差异和视敏度进行分组。评价双眼视力差异及视敏度与立体视形成之间的关系。 结果:①双眼视力差0行与双眼视力差1行立体视无显著差异,x~2=3.688,P>0.01。双眼视力差<2行组与双眼视力差≥2行组间立体视差异具有显著性,x~2=30.951(P<0.01)。双眼视力差<2行92例有83例(90.22%)有立体视。双眼视力差≥2行组43例有20例(46.51%)有立体视。双眼视力差≥3行组无中心窝立体视,双眼视力差≥4行组均无立体视形成。②双眼视力差<2行的患儿中,视敏度≥0.6组与视敏度<0.6组间立体视差异具有显著性,x~2=44.011(P<0.01)。视敏度≥0.6的患儿全部获得立体视,视敏度<0.6的患儿有8例(47.06%)有不同锐度立体视,9例(52.94%)为立体盲。③视敏度治愈组44例(100%)全部获得不同锐度立体视,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立体视差异有显著性,x~2=8.617(P<0.01),仍有14例(31.82%)患儿无中心窝立体视。 结论:①双眼视力差异影响立体视的形成。双眼视力差≥2行为双眼视力不平衡,对立体视的形成有明显影响。②双眼视力平衡(双眼视力差<2行)的患儿视敏度<0.6对立体视的形成有明显影响,视敏度<0.6立体视差。③弱视患儿经治疗视敏度正常后,部分患儿尚无中心窝立体视,立体视的形成尚未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