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课程对儿童希望及复原力的影响——以小学五年级为例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w335471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积极心理学研究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重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孟万金教授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提出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这一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和心理的健康,提升学生学习、生活的效能与质量。本研究选取希望作为了解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切入点。   希望是一个符合积极心理学研究标准的心理构念,它是积极心理学范畴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已有研究表明,高希望水平的个体较少遇到抑郁和焦虑,他们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强。复原力则是指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它重大生活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意味着从困难经历中恢复过来,它与个体心理健康相关。复原力相关研究表明,个人复原力与保护因子密切相关。学界对保护因子业已形成共识,一般分为个人、家庭、学校和社区四个层面。而希望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正是属于个人层面的保护因子。因此,对于希望和复原力的探讨,是将我们的研究视点聚焦于儿童本身所具有的优势资源,培养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其良好发展和适应,符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   本研究拟以Snyder的希望理论为基础,设计出适合小学儿童的希望课程;并通过不等组前后测及追踪测量的实验研究以及质性研究方法考查希望课程教学对提升小学儿童希望及复原力水平的立即性和持续性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高校教师招聘涉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关系以及高校与外部或高校内部不同层级不同权力主体的一个系统性事项,是利益相关者进行权力博弈,从而表达各自利益诉求的过程。基于以上认识
学位
期刊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各大高职院校纷纷开展校企合作,不断强化办学特色,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努力
在信息时代,阅读已渐渐成为一个人提高其生存质量的一种生活方式,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以及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外阅读习惯
自古以来,环境就一直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五中全会也都强调了环境对于我国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开展农村人居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