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徐渭对杜甫诗歌的接受情况为考察对象,以杜诗为参照系,探讨了徐渭创作个性的成因及其与时代、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全文包括绪论、正论和结语三大部分。 绪论部分,针对徐渭“诗学长吉”的传统看法,指出李贺对徐渭诗风的形成虽然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是最主要的。片面地强调徐渭诗学李贺,是晚明公安派与“后七子”文艺论争的产物,并不能代表徐渭诗歌的整体面貌。事实上,徐渭在坚持自己创作个性的同时,还是传统的出色继承者。徐渭诗歌是“奇”与“正”的结合。许多古代著名诗人的作品,特别是杜甫的诗歌,对徐渭的文艺思想和创作个性亦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正论部分,从生平、思想和创作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杜甫对徐渭产生的影响,又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指出徐渭对杜甫抱有强烈的身世认同感,这是徐渭受杜诗影响的心理基础。其次,分析了徐渭和杜甫所处的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特别是时代风气和诗坛面貌的不同,这是造成徐渭诗歌与杜诗表面差异的重要原因。最后,指出徐渭和杜甫虽然身处不同时代,但是二者有着相似的人生和创作经历,因而在情感和美学趣味上是相通的。 第二部分,承接第一部分对时代的比较,进一步分析了徐渭与杜甫思想上的不同。首先指出徐渭与杜甫有着共同的性格特征——“狂”,以此为基点,引出两种人生取向,一种是儒家提倡的“狂者进取”,这是杜甫“狂”的思想基础;另一种是道家思想与魏晋玄学影响下的“真率自然”,这是徐渭“狂”的主要内涵。其次,分析了徐渭和杜甫对“圣”的不同认识,指出杜甫恪守纯正的儒家思想,有明确的成圣目标,而徐渭则消解了圣人头上的神圣光环。最后,分析了徐渭的“畸人”形象,指出徐渭有着超越三教的哲学思考,坚持独立思辩的精神,这一方面导致了他社会角色的迷失,同时也使之成为晚明个性解放思潮的旗帜。通过本部分的分析,进一步说明受时代的深刻影响,杜诗有着高度的社会性,而徐渭诗歌则强调了个体存在的价值,二者在思想内容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是杜诗对徐渭的影响在以往未引起充分重视的主要原因。 第三部分,对徐渭和杜甫的文艺思想及创作成就进行了对比,指出徐渭主要是从艺术的角度来学习杜诗的,对杜诗的思想性则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他们的文艺思想有许多相通之处,如主张真率写情、“始于学,终于天成”、多样化的美学追求等。在此基础上,徐渭广泛地从杜诗中汲取艺术营养,在诗歌创作的题材、体裁、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受到杜诗的影响,并在咏物诗、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