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云南省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理念得到了全面阐释,逐渐成为全球性的热门问题之一,学术界也越来越重视人与自然可持续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我国提出了要坚持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三大支柱统筹兼顾的原则,统筹协调好经济、社会、环境因素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让我国尽快实现全面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这将有助于凝聚各方共识,更进一步推进全球和区域性的合作及世界各国的可持续发展。鉴于这种情况,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也被中国视为一项长远的战略目标。中国西南地区在近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中东部省市的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本文利用云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数据,理论联系实际对影响云南省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相关因素开展研究。首先介绍了可持续协调发展的一些基本理论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提出了评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理论和实际操作方法。接着根据《云南省统计年鉴-2013》、《中国统计年鉴-2013》的最新统计数据,运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相关数据建立模型并进行主成分分析,从资源、人口、经济、社会与环境五个方面,探讨云南省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以及可持续发展变化趋势;在评价云南省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过程中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各个子系统的每项指标的因子得分系数,根据因子得分系数计算出每项指标的权重,再应用综合评价法分析2000-2012年云南省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有关状况。最后以本文得出的相关结论为依据为云南省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提出相关的一些政策建议,达到促进云南省未来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目标。
其他文献
摘要:考评是高校考查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方式,它不仅代表着学生的学习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教师的教学质量。然而音乐方面的专业技能考评比较复杂,因为音乐专业需要很强的实践能力,需要学生自身充分理解音乐。因此高校建立音乐专业技能“立体化”考评模式改革,对帮助学生强化专业技能,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音乐技能 考评模式 立体化 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
随着中国和缅甸两国经济文化的日益发展,中缅两国的交流越来越频繁。缅甸汉语教学在众多华侨的共同努力下发展越来越迅速,缅甸各地学习汉语的热情日益高涨。近年来有很多国内
近年来气井井下节流工艺技术在低渗透气田的开发中得到推广应用,对于有水气田,随着气田的不断开发,产水气井所占比例逐年增加,提前预测气井的携液能力,能够判断井底积液,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