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柔性生物电子器件因其在个性化医疗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快速发展的柔性生物设备对供能有着急切的需求,这对现阶段的储能市场提出了一个安全、高效的柔性储能要求。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因其具有高能量密度、成本低廉、安全、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列为优先考虑作为柔性设备来开发应用的储能器件之一。然而,相对较差的循环稳定性以及缺乏适合实际应用的电极材料活性物质成为其快速发展路上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柔性生物电子器件因其在个性化医疗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快速发展的柔性生物设备对供能有着急切的需求,这对现阶段的储能市场提出了一个安全、高效的柔性储能要求。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因其具有高能量密度、成本低廉、安全、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列为优先考虑作为柔性设备来开发应用的储能器件之一。然而,相对较差的循环稳定性以及缺乏适合实际应用的电极材料活性物质成为其快速发展路上的绊脚石。所以,水系锌离子电池目前的产业发展情况被限制在了如何开发一种本征高性能电极材料。截止目前已被报道的AZIBs正极材料在循环稳定性,比容量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探索水系锌离子电池新型正极材料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深入探究,对于开发成本低廉且有绝对安全性优势的AZIBs和柔性储能设备对快速建立成熟的柔性生物电子器件产业有重大意义。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因为其独特的框架结构、大的比表面积、合成可调剂等优点在众多领域运用广泛,其较大的表面积和高孔隙率特点也为其在能源储存领域的应用带来了可能性。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探究了其作为储能材料的性能,其作为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应用潜能已经得到多方研究成果的验证。综上,本文基于MOFs材料针对柔性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进行设计开发,结合MOFs材料特点着手于对材料进行设计合成、对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和对电化学反应机理进行探究、以及对柔性可穿戴电池的构建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具体内容概括如下:1.基于锰基的电极材料在锌离子电池中的广泛运用以及MOFs材料高孔隙率、大比表面积的特点,在本章节中,我们以Mn作为金属离子,对苯二甲酸(PTA)作为有机配体,通过水热法合成了锰基的金有机框架材料MOF-73,并首次将它用作为水系锌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材料表征的结果显示成功的合成出了纯相的MOF-73;电化学测试的结果显示,该材料展现出较高的比容量875 mA hg-1(0.84 mA h cm-2)和上升的循环性能。同时,一系列非原位表征结果表明MOF-73的放电平台在1.47V左右,在循环的过程中,除了MOF-73本身参与Zn2+的嵌入/脱出之外同时它可以诱导锰离子沉积形成锰基化合物共同参与容量贡献。2.在上一章中,我们构建了以MOF-73为正极材料的水系锌离子电池体系。该体系展现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这一章,我们选择使用了离子半径更大的Ca2+,合成一种Ca-PTA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并探究了它作为AZIB的正极材料的性能,理论上可以提升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的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Ca-PTA在达到较高比容量472 mA hg-1(0.51 mA hcm-2)的前提下,在300 mA g-1的电流密度下长循环测试中,2700圈后容量保持率在90%左右。后续对储锌机理的表征结果显示出了电极反应良好的可逆性,Ca-PTA的放电平台在1.5 V左右,同时它还能诱导锰离子沉积形成锰基化合物共同参与容量贡献。3.基于前两章成功构建的Zn/MOF-73和Zn/Ca-PTA两个水系锌离子电池体系,我们选择了循环稳定性更高的Zn/Ca-PTA体系用于柔性电池的组装。结果显示该柔电池体系在稳定的前提下将电池弯曲折叠仍然能表现出较为稳定的电化学性能。后续将该柔性电池进行一些实际的运用,表明了该柔性电池在生物电子设备上的实用性。本论文的工作对探究高性能水系锌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和深入理解Zn/MOFs电池理论以及推动高安全性的柔性可穿戴电池技术进步都具有及其重要的价值。
其他文献
酶是一种高效的生物催化剂,它们在工业、医学和生物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尽管它们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它们往往存在制备和提纯费用高、操作稳定性差、对反应环境敏感、难以回收利用等固有缺点。以环境敏感性为例,在强酸强碱环境下,酶分子的空间结构会受到破坏。随后,酶分子变性会导致催化活性的丧失,这一结果限制了它们的进一步应用。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探索人工酶模拟物。纳米酶作为天然酶的潜在补充物或替
轴手性联芳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许多重要的天然产物和药物活性分子中,并且是许多配体和催化剂的核心骨架。目前,C-C联芳基轴手性化合物和C-N轴手性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围绕N-N键限制性旋转引起的轴手性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其对映选择性合成始终尚未解决。考虑到N-N轴手性化合物在天然产物及药物设计中的潜在应用,本论文设想通过两种策略来实现N-N键联芳基轴手性化合物的构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淡水资源短缺这一现象已成为世界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有效利用太阳能产生的蒸汽以解决全球淡水短缺问题被认为是一项极有应用前景的技术。尽管人类已经进行了许多努力来提高太阳能-热能的转换效率,但是从日常更易获得的原材料中开发高效且低成本的太阳能-热能材料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伴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绿色环保可降解的生物衍生材料越来越受欢迎。Ti3C2(MXene)
目的:利用MR-Dixon序列(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Quantitative-Dixon)量化脊椎血管瘤及常见恶性肿瘤脂肪含量并探讨和证明其对二者鉴别诊断的意义。材料和方法: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脊椎恶性肿瘤36例;脊椎血管瘤33例(其中脊椎血管瘤2例经病理证实,31例血管瘤经随访6个月病灶大小未见明显变化、未出现相应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技术是一种发射光谱分析方法。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聚焦的超短激光脉冲击穿样品产生等离子体,通过对等离子体冷却时样品元素辐射的发射光谱进行分析,来完成对样品中元素成分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液滴气溶胶LIBS增强方法作为一种克服基质效应影响的新方法,能够改善液体金属元素信号稳定性和灵敏度,在海洋、环境等检测
论证式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引用若干真实性已经判定的判断,针对问题逻辑地导出某个给定判断的真实性的过程,驱动学生主动建构概念、推动师生互促共进以及加强学生探究过程的参与感。我国论证式教学在基础教育中的运用处于探索阶段,仍有理论和实践的提升空间。通过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寻论证式教学的四个阶段,提升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为高质量探究学习提供崭新的视角。
由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百岁汉学家齐赫文斯基负责主编的俄文版《中国通史——从远古时期到21世纪初》一书历时10年编写而成,俄罗斯科学院各研究中心的众多著名专家参与其中。此书囊括了自新石器时代起直至21世纪初中国社会生活和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可谓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演变的一张全景图。对于外国学者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意义非凡。本翻译实践报告依托本人笔译实践中所翻译的该书第七卷第四部分的第五章文化部分,这一部分主
采用垃圾焚烧以解决垃圾围城的现实困境是我国地方政府的普遍选择,并取得了明显的环保效益,提供了有效的公共服务。但由于各种原因,垃圾焚烧常常遭遇周边公众的质疑、反对和抵制。近年来,由兴建邻避设施引发的邻避冲突事件不断挑战着政府的治理能力。重新审视邻避治理的实践发现:邻避设施作为一项公共项目,虽然传递着公共价值,但建设过程却存在着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价值分歧,导致公共价值的缺位。本文引入公共价值的研究视角
由于具有均匀的多孔结构、大的比表面积以及可修饰性等特点,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已在催化领域展现出非凡的应用前景。近年来,MOFs基复合材料以及其衍生材料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MOFs材料的应用领域。本文首先研究了MOFs基多功能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以及串联催化应用,MOF主要作为载体或路易斯酸、碱位点,用于稳定客体分子;随后,我们首次设计并构筑
随着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需求的不断提升,柔性传感器趋向于微小型、智能型、环保型方向发展。柔性传感器现用基材多由化学合成的弹性聚合物组成,存在难降解、环境污染、成品卫生性、生物相容性差以及运行需要外部供电等缺陷。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采用亲肤感好、柔韧、透气、具有胶原纤维三维网络结构的皮革作为柔性基材,石墨烯(Gr)为导电功能材料,依据配位交联理论,利用铝离子(Al3+)“桥接”Gr和胶原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