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合作学习已经成为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运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然而,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成绩相差悬殊,成绩较差的学生难以真正参与到合作学习当中来。大部分学困生对自己的英语学习状况感到自卑,不敢表现,不愿参与活动,而置身于合作学习之外。在现实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学困生的普遍存在,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我国,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也是学困生产生的来源之一,因此,本文拟从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教学这一层面来探讨在合作学习中学困生的积极转化。本文以最近发展区、群体动力和需要理论作为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并阐述了合作学习的定义、要素及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模式,然后通过介绍外语学习、高中英语教学、英语阅读、学困生及其分别与合作学习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将合作学习应用到我国高中英语阅读课中以促进学困生进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本文以复兴中学高一(4)班作为实验班,高一(3)班作为对照班,从中各选出30名学困生作为研究对象,提出合作学习能够增强他们的英语学习动机和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成绩的假设,采用问卷调查法、测试法和访谈法,从2008年3月到2008年7月,对为期一个学期的英语阅读课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教学实证研究。文中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与讨论,得出实验结果,表明合作学习增强了学困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学习成绩。由于实验条件和时间的限制,本实验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受试人数太少;实验对象来自两个自然班,而非随机组成;实验时间太短;由于人工评分,对学生英语成绩测试中的写作不可能做到完全客观公正。但我们希望本研究能给高中英语教学带来一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