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创新驱动城市的转型是当前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主要任务。文化创意作为实现城市转型的新引擎,在助力城市创新体系构建、促进产业融合、创造多元城市空间形态、驱动城市转型以及培育多样性的城市社会阶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这样的发展背景,本人选择徐汇滨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构建文化走廊作为毕业论文选题,通过对徐汇滨江资源的梳理和定位,以列斐伏尔三元一体的空间生产理论为分析框架,从空间的生产过程、生产和消费活动等层面重点对徐汇滨江的空间重塑进行了探索与分析,解释了权力、阶级、资本等要素在徐汇滨江空间重塑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分析了规划者、经营管理者、社区居民等行为主体在滨江空间生产过程的权力博弈及博弈结果。全文共七章,主要分为绪论、理论研究、主体分析和研究总结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第一章的内容,交代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的思路。第二部分是理论研究,包括第二章的内容,首先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综述,并对空间生产、创意产业集聚区等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通过对伦敦南岸滨水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区的案例分析得出相关启示,以期对徐汇滨江西岸文化走廊的建设提供借鉴。第三部分是主体部分(包括第三、四、五、六章),也是本文的核心部分。文章首先从宏观方面梳理了上海中心城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演进路径及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了徐汇滨江西岸文化走廊在黄浦江水脉发展格局中的功能定位;接着对西岸文化走廊从基础情况、空间形态演变、生产要素配置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文化资本因素、政策与制度因素、人才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是影响创意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文章最核心的部分是利用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对徐汇滨江西岸文化走廊从概念化空间重构和物质化空间实践的层面进行分析。概念化空间的重构主要是从地方政府、设计方、企业(开发商)三个层面,强调的是概念中的规划对空间生产的影响;物质化空间实践则主要从空间形态演变的动力、空间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博弈、空间博弈的结果及解决方略四个层面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是研究总结,包括第七章的内容,这是论文的最后一部分,对本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性的阐述,并指出本文的研究不足与今后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