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nt/β-catenin通路在动脉粥样硬化微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n_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内微血管新生是AS的重要特征,抑制斑块内血管新生有望成为防治AS的新策略。重组人内皮抑素(endostar)和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CPT)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体外管腔形成,但是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课题旨在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AS微血管新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AS的防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雄性广西巴马小型猪18只,随机分成三组:空白对照组(N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AS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Endostar组(AS+Endostar组)。N组始终予普通饮食饲养,AS组和AS+Endostar组采用球囊损伤联合高脂饲喂的方法建立AS模型,高脂饲养12周后随机处死1只小型猪,以损伤部位斑块形成作为造模成功标志。造模成功后,AS组和AS+Endostar组继续予高脂饲养,并分别予生理盐水1ml/(kg×d)或Endostar 25mg/(m2×d),耳缘静脉注射,共6周。分别于造模前和造模6周后检测小型猪体重、血脂(TC,LDL-C,HDL-C,TG)、血清炎性因子(IL-6,hs-CRP)等指标。处死所有实验动物,取腹主动脉球囊损伤部位,hematoxylin and eosin(HE)常规染色观察斑块形成情况并测量血管内膜与中膜的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免疫组化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染色计数新生血管数目;免疫荧光标记损伤部位β-catenin、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 β-catenin mRNA、VEGF mRNA 转录;Western blot法检测腹主动脉β-catenin、VEGF蛋白表达。以HUVEC为研究对象,经不同浓度 Endostar(0,50μg/ml,10Oμg/ml,150μg/ml,200μg/ml),或不同浓度 CPT(0,2.5μmol/l,5μmol/l,10μmol/l,20μmol/l)处理 24h后,采用 dimethyl thiazolyl-2,5-diphenyltetrazoli um bromide assay(MTT)、流式凋亡法检测细胞增殖及细胞毒性;S33Y-β-catenin过表达质粒活化Wnt/β-catenin通路,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TCF(T cell factor/lymphoid enhancer factor)/LEF(lymphoid enhancer factor)转录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β-catenin蛋白细胞核内表达;GSK3β抑制剂LiCl活化通路,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β-catenin在细胞内分布及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通路下游蛋白VEGF、cyclin D1表达。结果造模后18周后,AS+Endostar与AS组动物体重、血脂(TC,LDL-C,HDL-C)、血清炎性因子(IL-6,hs-CRP)等指标明显高于N组(p<0.05),然而,两模型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S组IMT及外膜血管数目明显大于N组(P<0.05),而AS+Endostar组IMT及外膜血管数目与AS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免疫组化显示:β-catenin、VEGF分布于血管外膜的内皮细胞中,并且在AS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N组和AS+Endostar组。与N组比较,AS组腹主动脉球囊损伤部位β-catenin mRNA、VEGF mRNA和蛋白均显著升高(P<0.05);然而,与AS组相比,AS+Endostar组腹主动脉球囊损伤部位β-catenin mRNA、VEGF mRNA和蛋白均显著降低(P<0.05)。有效作用浓度下的Endostar、CPT对HUVEC凋亡无明显影响(P>0.05),但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UVEC 增殖,以及 β-catenin、VEGF 及 cyclin D1 在细胞内表达(P<0.05)。Endostar、CPT能够显著降低β-catenin/TCF/LEF转录活性(P<0.05),并减少核内β-catenin表达量(P<0.05)。结论 血管新生在AS发生和发展中扮演一定角色,抗血管新生治疗能够抑制内膜增厚,延缓斑块进展。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 Endostar和CPT抗血管新生过程,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内源性β-catenin,下调TCF/LEF转录活性,并抑制促血管新生因子VEGF和cyclin D1有关。
其他文献
中国南海利益是中国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定和执行南海战略、相关外交政策,海洋维权行动的重要判断依据。从内涵界定的角度解读中国南海利益,可以初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其中,静态可以按照利益的内容解析为:主权利益、安全利益、经济利益、环境利益、资源利益、外交利益等等;动态可以理解为中国南海利益与国家利益、周边战略关系、国家发展和崛起不同时期的对南海战略利益不同重点、不同强度、不同倾向的政策微
作为导行电磁波和空间电磁波的关键转换器件,天线在通信系统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最近几年,随着互联网+行业受国家大力推动,通信用户量与需求的与日俱增,因此,通信天线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一方面,天线的覆盖面要尽量宽,以覆盖更多通信用户终端,这就要求设计天线在满足工作宽带宽增益高的情况下还要保证覆盖面尽可能的宽。另一方面,由于低频微波频段的频谱资源越来拥挤,人们把研究目光转向了频谱资源更丰富的毫米波频
目前有限的传统2G/3G/LTE频谱资源中,频谱资源的拥挤程度日益严重,拓展5G频谱资源为大势所趋。天线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器件,决定了无线通信的工作带宽、覆盖范围和传输速率。因此,用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的高性能天线研究就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5G时代,单个天线已经不足以支撑高速率无线通信了,两种基站天线新技术——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assive Multiple Input Mul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无线通信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给天线——无线系统的关键组成器件之一,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促使其朝着小型化、多频段等方向发展。多频天线相比于单频天线,能够减少系统中所需天线的数量,从而节约空间/降低成本。因此,研究设计多频天线不仅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在工程应用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微带贴片天线,研究设计了三种多频段天线。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应用于2.
为了满足人们对更高传输速率和更高质量的通信要求,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在有限空间的通信设备内,天线之间的耦合现象越加严重,这严重恶化了通信质量。因此,天线之间的去耦合在MIMO系统中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两种基于电磁场弱场区的自去耦合设计,当把其他的天线单元放置在天线的电磁场弱场区,便可以降低天线之间的耦合。第一个设计是对插入式馈电的贴片天线阵列去耦合,第二个设计是
随着人类对第五代移动通信服务种类日益增长的实际需求,由于信息种类和数量的急剧增多,对5G天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传统单一的线极化天线由于存在多径衰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实际应用。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客服通信系统的多径衰落以及更有效的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天线分集技术近年来日益凸显重要。另外一方面,由于天线存在“宽频带-宽覆盖面-高增益-小型化”的矛盾关系,即在实现宽频带情况下,难以同时拥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线通讯设备越来越趋向于集成化,而且通信系统常常需要工作在不同的频段。天线作为通信系统的前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如果使用多副单一频段的天线分别工作在所需的频段,不仅会造成空间的浪费还会造成电磁兼容的问题。共口径结构的天线可以让不同频段的天线实现口径复用,提高天线的空间利用率。通信技术和设备的发展也带来了频谱资源日益短缺的问题,毫米波频段因为其
第一部分涎腺腺样囊性癌转移规律分析目的: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颈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其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44例SACC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精确概率法,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对数秩检验,COX比例风
目的通过检测炎症、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等神经损伤相关基因的表达,检测铁死亡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探讨电针治疗慢性脑低灌注的作用机制,为电针治疗脑低灌注导致的认知障碍探寻关键靶点及有效方法提供理论实验基础。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分析CCH模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并评估大鼠脑损伤。通过Western blot分析NOX1、NOX2和NOX4基因在CCH模型大鼠中的表达;利用qRT-PCR检
水凝胶是一种具有高含水量的三维网络的聚合物材料,具有较快的扩散速率、高吸附量、操作简单、方便回收利用等优点,在吸附性能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本文合成了两种水凝胶吸附剂,并应用于重金属废水的吸附,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所述:(1)本文采用淡紫拟青霉菌种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合成了微凝胶并将其作为交联剂合成了琼脂/聚(丙烯酰胺-co-丙烯酸羟乙酯)双网络凝胶,并使用三乙烯四胺进行胺基化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