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6/STAT3信号通路参与胰腺腺泡细胞导管化生及黄芩苷的干预作用机制的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liao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IL6/STAT3通路参与CP进程中的ADM的形成【目的】通过在体和离体实验,探究STAT3信号通路在慢性胰腺炎(CP)胰腺腺泡细胞导管化生(ADM)形成过程中的变化及调控机制。【方法】1.在体实验:采用cerulein(50ug/kg,6次/天,3天/周)腹腔注射C57BL/6小鼠诱发CP模型,于造模1周后开始给予STAT3抑制剂S31-201NSC(100mg/kg,1次/天,6天/周)腹腔注射治疗。于造模及治疗后的2、4、6周分别麻醉处死动物,完整摘取小鼠胰腺组织。HE染色观察小鼠胰腺病理组织学的变化及纤维化程度;免疫荧光双标法染色标记淀粉酶与CK-19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组织CK-19、IL-6R蛋白表达的变化。2.离体实验:购买266-6细胞系(小鼠胰腺腺泡细胞系),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采用5nmol/L、10nmol/L、20nmol/L的cerulein刺激266-6细胞,分别在1h、8h、24h、48h四个时间点收集细胞,细胞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Amylase和CK-19的表达;另外采用20nmol/L的cerulein或者10ng/ml的IL-6刺激266-6细胞24h、48h后收集细胞,Western blot检测CK-19、p-STAT3、STAT3蛋白的表达变化,进一步采用20nmol/L的cerulein联合10ng/ml的IL-6刺激266-6细胞,分别在1h、4h、8h、24h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标记Amylase和CK-19的表达。【结果】1.在体实验:(1)cerulein诱发的小鼠CP模型中ADM的形成HE染色显示:造模2周后,模型组小鼠出现胰腺腺泡损伤,炎性细胞浸润和少量胶原沉积;随着病程的进展,造模4周后小鼠胰腺腺泡萎缩,逐渐被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组织替代即ADM,胰腺结构严重破坏,炎性细胞广泛浸润,胶原大量沉积;造模6周后部分胰腺形态丧失,大量纤维化形成,ADM随之减少。Amylase与CK-19的免疫荧光双标法染色显示:造模2周后Amylase的表达上升,可能与cerulein刺激腺泡细胞释放大量淀粉酶所致,此时CK-19的表达较弱,提示ADM形成较少,而造模4周后Amylase的表达明显降低,而CK-19的表达增加,说明腺泡细胞大量化生为导管细胞,造模6周后Amylase的表达进一步降低,提示小鼠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加重,而CK-19的表达亦呈现低表达,可能是由于胰腺组织破坏加重、被纤维化组织取代,腺泡细胞管状化减少。(2)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对胰腺ADM的影响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检测CP小鼠胰腺组织中CK-19蛋白的表达显示:CP模型小鼠2周可见胰腺组织表达CK-19,造模后4周,CK-19表达进一步升高(p<0.05),到6周时反而有所减轻(p<0.05)。另外,我们还发现造模2周后胰腺组织IL-6R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p<0.01),且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造模后6周仍旧维持较高水平(p<0.01)。继而采用IL-6/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NSC后发现,NSC治疗后不仅各个时间点IL-6R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胰腺组织CK-19的表达也明显低于同一时间点的模型组(p<0.01)。2.离体实验:采用Amylase和CK-19的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法发现:5nmol/L、10nmol/L、20nmol/L的cerulein刺激胰腺腺泡细胞266-6,1h后均可观察到CK-19的表达升高,但此时Amylase的表达量仍较高。而20nmol/Lcerulein刺激24h后CK-19的表达进一步升高(p<0.01),Western blot检测发现,cerulein刺激266-6细胞48h后CK-19的表达略有降低但仍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细胞在各个浓度cerulein刺激24h后均呈现CK-19的峰值表达(p<0.01)。同时检测腺泡细胞p-STAT3的表达变化,发现p-STAT3的表达趋势与CK-19一致(p<0.01),提示腺泡细胞形成ADM形成与STAT3通路的激活有关。继而采用10ng/ml的IL-6刺激266-6细胞,检测发现:IL-6也可以引发266-6细胞表达CK-19,只是时间晚于cerulein刺激组,刺激24h后CK-19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Western blot结果也显示CK-19表达增多,同时IL-6也可导致pSTAT3表达升高。提示胰腺腺泡细胞ADM的形成与p-STAT3通路有密切关系。20nmol/L cerulein联合10ng/ml IL-6刺激266-6细胞后,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发现CK-19的表达更为明显。【结论】1.ADM是cerulein诱发的小鼠CP模型中重要的早期病理表现,而ADM的形成可能与IL6/STAT3信号通路有关,抑制STAT3信号通路可以减少ADM的形成。2.ADM的形成来源于腺泡细胞,高浓度cerulein能够诱导离体的腺泡细胞发生ADM,表明过度刺激是导致胰腺腺泡细胞管状化的重要诱因。3.IL-6刺激可以导致胰腺腺泡细胞ADM形成,提示炎症环境是诱发ADM形成的重要原因,IL6/STAT3信号通路在ADM形成中发挥调控作用。第二部分:黄芩苷通过抑制胰腺腺泡细胞ADM的形成减轻CP胰腺纤维化【目的】探究黄芩苷对小鼠CP模型胰腺组织及266-6胰腺腺泡细胞ADM形成及胰腺纤维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1.在体部分:采用cerulein腹腔注射C57BL/6小鼠诱发CP模型(同第一部分),于造模1周后开始给予黄芩苷(50mg/kg,1次/天,6天/周)腹腔注射治疗。在造模及治疗后的2、4、6周取材,完整摘取小鼠胰腺组织,Masson染色观察胰腺纤维化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纤维化指标FN及ADM指标CK-19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CK-19、p-STAT3、STAT3的表达变化。2.离体部分:采用20nmol/L的cerulein刺激266-6细胞,并给予75ug/ml和50ug/ml的黄芩苷干预,于24、48小时两个时间点收集细胞,Western blot检测CK-19、pSTAT3、STAT3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1、在体部分:Masson染色显示:模型组2周时胰腺开始少量胰腺腺泡呈现管状化结构及少量胶原纤维沉积,至造模4周胰腺正常结构明显减少,被大量导管状结构和纤维化组织所取代,到造模6周胰腺结构破坏严重,主要呈现为大量纤维化组织。而黄芩苷治疗组与同一时间点模型组相比较,完整的胰腺结构明显增多,蓝染的胶原纤维明显减少。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胰腺组织ADM的标志物CK-19的表达发现:造模2周和4周胰腺CK-19的表达逐渐增加,直到造模6周大量胰腺腺泡被纤维组织取代,CK-19表达也随之减少。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纤维化的标志物FN的表达发现:空白对照组胰腺组织结构完整,无FN的表达,造模2周时FN表达呈现阳性,且随造模时间延长FN表达逐渐增多。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组织CK-19的表达也呈现同样的趋势。而黄芩苷治疗组胰腺CK-19和FN的表达也明显低于同一时间点模型组(p<0.01)。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组织中STAT3及p-STAT3的表达发现,造模2周后,p-STAT3的蛋白表达开始升高(p<0.01),4周和6周表达进一步升高(p<0.01);而黄芩苷治疗组与相应时间点模型组相比,p-STAT3的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2、离体部分:采用20nmol/L cerulein刺激266-6细胞24h和48h,Western blot检测CK-19、STAT3及p-STAT3的表达变化发现:刺激24h和48h,胰腺腺泡细胞CK-19、STAT3及p-STAT3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经不同浓度baicalin治疗后,CK-19、STAT3及p-STAT3的表达均明显下降。【结论】1.黄芩苷能通过抑制STAT3通路的激活来能减少CP进程中ADM的形成,进而减轻小鼠CP模型的纤维化程度。2.黄芩苷也可通过抑制IL-6/STAT3通路活化,减轻cerulein所诱发的胰腺腺泡细胞ADM化生。
其他文献
背景:肾毒性药物是导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临床常见病因。作为一种有效化疗药,接受顺铂治疗的患者中约15%~30%发生了AKI,严重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及预后,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治疗药物。有研究发现一种新定义的程序性死亡-铁死亡(Ferroptosis)在顺铂诱导的AKI中发挥重要作用;铁死亡抑制剂,如铁死亡抑制素Ferrostatin-1(Fer-1)可以减
目的:探讨洗心汤对AD模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神经炎性反应相关蛋白表达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从脑肠轴视觉初步探索洗心汤防治AD疾病的可能机制。方法:(1)选取48只健康SPF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安理申组、洗心汤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大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联合双侧脑室注射Aβ25-35建立AD模型,连续灌胃给药4周。(2)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
研究背景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高致死率高,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在心血管疾病中缺血性心脏病致死率是最高的。在缺血性心脏病中最难解决的就是当缺血的心肌组织恢复血流供应带来的再灌注损伤,这被称之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目前对MI/RI的治疗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相关溶栓药物的使用,但MI/RI在世
清末民初,随着西学东渐的不断深入,大量西方思想传入中国,在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传统医学,在西方全新医学理论和当时政府限制排挤的双重压力下,地位岌岌可危。为了中医的传承与发展,国医界展开了自救运动,诸多中医期刊编辑部相继成立,《国医砥柱月刊》便是其中之一。该刊由杨医亚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创刊,同年七月因抗战爆发、交通不便、报纸缺乏等因素被迫停刊,又于民国二十七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反刍性沉思、创伤后成长与生命质量水平的现状;探索不同社会人口统计学资料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命质量水平的影响,探讨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反刍性沉思、创伤后成长与生命质量三者间的关系,为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命质量水平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日收治于陕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81名缺血性脑
本论文研究工作为陕西省重点研发项目重点产业创新链(群)—社会发展领域资助项目——“基于功效物质分布规律的中药复方配伍理论与应用技术示范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论文研究对象为复方中成药气血和胶囊,具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止痛等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诸症,但目前其功效物质及作用机制不明,而且质控指标单一,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合理应用和产品升级优化,因此本研究基于整合效应和质量标志物,对气
目的:(1)运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传统文献学研究方法,系统整理湿热相关文献,梳理历代医家对内伤湿热相关疾病的病机、治法原则;(2)整理、总结许建秦主任医师治疗内伤湿热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3)基于数据挖掘导师许建秦主任医师治疗湿热型糖尿病用药规律。方法:(1)文献部分研究:借助《中华医典》(V5)检索古代医家对内伤湿热的诊治文献,追溯了从先秦到明清中医内伤湿热理论的发展和湿热病丰富的临床记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是否通过通过改善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发挥对脾气虚型大鼠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RD)复位后感光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成年Spregue-Dawley(SD)大鼠5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RD自动复位组(B组)、脾气虚RD自动复位组(C组)、四君子汤治疗脾气虚RD自动复位组(D组),剩余4只大鼠进行线粒体膜电位阳性对照检测。C、D组使用破气耗气加饥饱失
目的:探索中风病队列研究中量表缺失数据的填补方法,使数据最大程度逼近真实情境,提升数据质量;评价中医综合方案对中风患者各项功能的康复效果,以提升患者健康水平。方法:数据来源于正在进行的陕西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实施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依据入组顺序,选取2016年01月至2020年12月,已经完成随访的40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数据,应用R语言4.0.1软件分析NIHSS量表、ADL量表、FMAS量表
目的:本实验建立了气滞血瘀证复合肿瘤细胞肝脏原位接种模型,旨在探讨此桃仁-红花药对在改善大鼠气滞血瘀病理状态后对机体肝功能、炎性因子及对肿瘤的自体清除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正常组)、单纯荷瘤(模型组)、气滞血瘀+荷瘤(复合模型组)、气滞血瘀荷瘤+红花(红花组)、气滞血瘀荷瘤+桃仁(桃仁组)、气滞血瘀荷瘤+桃仁红花(合用组)。给予复合模型组、红花组、桃仁组、合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