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研究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系统性评价
目的:本文是应用2000年1月~2010年4月间发表的关于中医药治疗急性乳腺炎初期的文献,对中医药治疗急性乳腺炎初期进行系统性分析,探求治疗急性乳腺炎初期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于重庆维普、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截止2010年4月,纳入所有中医药治疗急性乳腺炎初期与其他阳性治疗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运用PEMS3.1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所纳入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在年龄、病程的分组上是均衡的。中医外治通法治疗组在降低急性乳腺炎初期的肿块积分方面比其他阳性治疗效果显著,P<0.01。中医外治通法与内治通法相结合在降低急性乳腺炎初期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方面比其他阳性治疗效果显著,P<0.01。中医外治通法与内治通法相结合疗效优于单纯内治通法。
结论:通过大样本分析中医通法治疗急性乳腺炎初期主要指标如临床有效率、治疗前肿块积分和症状体征积分、治疗后肿块积分和症状体征积分等情况,以探索目前临床上中医药治疗急性乳腺炎合理有效的方法。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体现“以通为用”的通乳方在治疗急性乳腺炎初期的临床疗效,为减轻或消除急性乳腺炎寻找更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法,避免乳腺脓肿以及乳腺结构不良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方法:60例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外科门诊2010年4月-2011年3月收治的具有完整病例的急性乳腺炎初期患者,按照病人就诊顺序随机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通乳方组)30例,对照组(瓜蒌牛蒡汤组)30例。研究患者初次就诊的当天及第4、7天所测量的症状体征积分和肿块积分、就诊当天及第7天所测量的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和中性比以及C-反应蛋白的数值改善情况。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可信区间为95%,P<0.05表示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
结果: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经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症状体征积分、肿块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症状体征积分、肿块积分的改善存在差异(P<0.05);两组患者接受相应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肿块积分的改善趋势均不同(P<0.05),其中治疗组改善趋势较对照组更为明显。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WBC、N%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WBC、N%均降低;组间差值比较,两组的WBC与N%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照组对WBC与N%的改善作用相同。两组组内治疗前后CRP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对CRP均具有改善作用;组间差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对CRP的改善作用优于治疗组。
结论:通乳方对急性乳腺炎初期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肿块积分具有明显改善作用。通乳方可降低急性乳腺炎初期患者血液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和中性比以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体现“以通为用”的通乳方在急性乳腺炎初期的治疗中确有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