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脉诊是祖国医学特有的诊法之一,因其操作简便广泛用于中医诊治疾病。本课题通过对云南省857例HIV/AIDS患者脉象进行分析,探讨云南地区脉象分布的特点及脉象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艾滋病的中医证候学特点,以期为艾滋病的中医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所有病例资源均来源“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云南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研究》之子课题“艾滋病中医发病学特点及中医证候数据库建立”。收集包括云南省保山、版纳、楚雄、德宏、大理、红河、昆明、临沧、怒江、曲靖、思茅、文山、玉溪共13个州、市共857例HIV/AIDS患者的脉象信息。由专家组制定问卷调查表,并以此为标准收集信息。脉象信息的采集,使用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发展公司研发的ZM-ⅢC智能型脉象仪进行信息收集。脉象信息从脉名、脉位、脉力、脉势、脉率、节律六项分析。首先分析脉象的总体特点,其次从性别、艾滋病分期、CD4+T淋巴细胞计数等三方面进行脉象相关性分析。因条件受限,未对受试者设立对照组。统计方法采用医学统计学中的频数统计,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脉名:单脉358例,其中促脉88例,占10.3%;两种相兼脉378例,其中结代脉110例,占12.8%。脉位-中:共计419例,占48.9%.。脉力-无力:共计453例,占52.9%。脉势-低平虚:共计453例,占52.9%。脉率-平:共计368例,占42.9%。节律-不齐:共计606例,占70.7%。2.脉象与性别统计结果:脉力检出频次由高到低男性:中,无力,有力;女性:无力,中,有力(P<0.05);脉势检出频率由高到低男性:正常,低平虚;女性:低平虚,正常(P<0.05);节律检出频次由高到低男性、女性均为:不齐,结代(P<0.05)。3.脉象与艾滋病分期统计结果: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期脉位检出频次由高到低:浮,沉,中;艾滋病期、HIV感染期检出频次由高到低:中,浮,沉(P<0.05);三个分期脉力检出频次由高到低均为:无力,中,有力(P<0.05);三个分期脉势检出频次由高到低均为:低平虚,正常(P<0.05);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期脉率检出频次由高到低:平,带数,数;艾滋病期、HIV感染期脉率检出频次由高到低:平,数,带数(P<0.05)。4. CD34+T淋巴细胞计数≤100/mm时脉率检出频次由高到低:数,平,带数;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100-200/mm3、300-400/mm3范围脉率检出频次由高到低:平,带数,数;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300/mm3、≥400/mm3范围脉率检出频次由高到低:平,数,带数(P<0.05)。结论1.云南地区857例HIV/AIDS患者促脉及结代脉的检出频次最高,与体内痰湿、气滞、血瘀、气血不足、及脏腑功能衰退等病理因素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提示艾滋病对人体的损伤较重。2.脉象与性别、艾滋病分期、CD4+T淋巴细胞计数之间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脉位、脉力、脉势、脉率、节律5个要素可以反应HIV/AIDS患者体内邪正盛衰的过程。3.云南地区857例HIV/AIDS患者脉象多表现为真脏脉,说明艾滋病发病过程中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损伤程度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