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沸石是一类重要的分子筛材料,在催化、吸附和离子交换等传统领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比于传统的沸石材料,纳米沸石具有较短的扩散孔道,较大的外表面积,而且其表面丰富的酸性位和其他作用位点可以进行多重调变,拓展了沸石在各个传统、非传统领域的应用。微波作为一种新能源,其能量转换加热模式具有许多独特之处。首先,微波体相加热的性质避免了传统加热中的温度梯度,使得加热更为均匀。其次,反应物的极性不同,对于微波的吸收能力不同,这就使得通过调变反应体系的极性从而发生选择性反应成为了可能。再者,除了热效应外,微波可能还可以使得一些分子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降低中间过渡态能垒,活化分子,促进多种类型的化学反应。微波也被引入到分子筛的合成领域。微波介电加热效应、微波离子传导损耗及局部过热效应等都是其加速化学反应的重要因素。微波辅助的水热合成法不仅能大大缩短沸石分子筛的合成时间,而且能够有效控制产物的粒径分布、形貌和纯度。这为纳米沸石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对于纳米沸石的合理应用是建立在对其表面(外表面、晶面)和孔道性质的有效控制和深入认识的基础上的。因此,本文以研究纳米沸石的表面和孔道性质为目的,选择微波为加热介质,快速成功合成尺寸、晶面暴露比例、表面官能基团以及孔道有序度不同的纳米沸石。在此基础上研究表面和孔道性质差异对于纳米沸石在催化、蛋白吸附等领域的影响,并以此为线索研究纳米沸石表现出的尺寸和晶面效应,探索表面官能基团的引入对于纳米沸石结晶的影响。同时,为了有效保护纳米沸石丰富的外表面和稳定的孔道结构,高效、温和的除模板方法也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本文的工作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展开。首先我们利用微波辅助的原位水热法成功一步合成了表面带有有机官能团(-NH2、-SH、-CH2-CH=CH2)的ZSM-5纳米沸石。表面功能化的纳米沸石是粒径分布均匀;粒子表面毛糙,由粒径为10-20nm的微晶组成;沸石晶格贯穿,表面官能团接枝率高。纳米沸石的表面官能基团调变了ZSM-5纳米沸石的表面性质。首先表现在随着ZSM-5纳米沸石表面接枝的有机官能团的不同,样品的表面ζ电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另外,纳米沸石的亲疏水性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有效调变了ZSM-5纳米沸石对于不同模型蛋白的吸附范围和吸附能力。再者,表面官能团在纳米沸石表面的接枝有效防止纳米沸石在高温焙烧过程中产生的不可逆团聚现象,这为保护纳米沸石巨大的外表面及其表面活性位点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同时,我们也将这一合成方法扩展的Silicalite-1和LTA体系,均能实现成功、有效的表面有机基团的接枝。观察表面功能化的纳米沸石的结晶过程和产物特点,我们发现,不同的硅烷偶联剂的加入会不同程度的影响纳米沸石的结晶过程。这种影响一方面表现在对于沸石晶化时间的影响(相同时间,纳米沸石粒径大小)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对于沸石Si/Al比的调变上。我们认为硅烷偶联剂与Al物种的相互作用造成了这样的影响。为了深入研究硅烷偶联剂对于纳米沸石结晶、晶体性质的影响,我们在细致研究含有-NH2的硅烷偶联剂的基础上,调变偶联剂上含有的其它有机基团(-CH3),以便观察-CH3基团对于纳米沸石结晶的影响。实验表明,随着偶联剂中含有甲基个数的增多,纳米沸石的结晶所需的时间缩短;相同合成时间内,沸石尺寸随着甲基个数的增多,逐渐增大。随着时间的延长,各产品之间的尺寸差异变小。另外,随着偶联剂中含有甲基个数的增多,-NH2对于铝物种的影响逐渐减小,从而使得沸石的铝位也相应增多,硅铝比降低。这些实验结果和DFT理论的计算结果一致,即随着甲基基团的引入,硅烷偶联剂与Al的结合能逐渐减弱,对于沸石的尺寸、结晶时间、晶体组成的影响逐渐减弱。为了更直接有效的观察有机硅烷偶联剂对于纳米沸石结晶过程的影响,我们建立了原位拉曼法即时观察纳米沸石的结晶过程,包括在沸石形成的过程中实时观察沸石特征骨架峰的出现和变化和骨架中铝位的形成情况。但是ZSM-5纳米沸石的生长过程以及硅烷偶联剂对于沸石结晶过程的作用机理(偶联剂的取代效应、对于Al、Si物种的影响)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微波辅助水热法有效的调变纳米沸石的形貌、尺寸,为深入研究沸石的尺寸效应、晶面效应提供了可能。本文还利用尺寸、晶面暴露比例和孔道有序度不同的LTL纳米沸石在模型蛋白(包括转铁蛋白(?)ansferrin,肌红蛋白Myoglobin和细胞色素c Cytochrome c)上的吸附差异,研究了沸石的孔结构对其性质和应用的调变作用。通过建立蛋白吸附模型以及一系列的计算,初步探索了不同尺寸、不同晶面暴露比例的LTL纳米沸石吸附蛋白能力差别的原因。我们发现纳米沸石LTL的尺寸越小,蛋白吸附量越大。另外,具有大量12元环孔口的LTL纳米沸石的(001)晶面比其他两个晶面的蛋白吸附量大,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孔口的特殊效应。再者,LTL纳米沸石的特殊的圆柱体形貌使得曲率较高的侧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蛋白的组装密度和自然构象,降低蛋白在侧面上的吸附。而孔道有序度不同的LTL纳米沸石,对三种模型蛋白的吸附能力也不同,我们发现规整的孔道结构是LTL对于模型蛋白表现出稳定的高吸附能力的保证。以上的研究表明,纳米沸石的表面(大的比表面和不同晶面)的可控调节以及选择性保护对于纳米沸石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我们还发现,纳米沸石的有序孔道结构对于其结构稳定性、吸附性和催化反应活性都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纳米沸石的合成都会使用有机模板剂。传统的祛除有机模板剂的方法是高温焙烧,但是其对沸石表面和骨架结构的损害不可小窥。为了有效的保持沸石结构性质并扩展其应用,我们建立了微波辐照下的类芬顿法(H2O2/Fe3+)原位(沸石未经洗涤)祛除沸石孔道中的有机模板。条件温和,快速有效。相比于传统焙烧法处理的沸石,芬顿处理后的β纳米沸石表面清洁,粒子单分散性好,形貌无破坏;孔道贯通、规整。处理后的β纳米沸石没有出现高温焙烧中的脱铝现象,其结晶度保持良好。将处理过的β纳米沸石应用在催化果糖脱水制备5-HMF的反应中,其反应的转化率与焙烧的纳米沸石相差无几,而且对于5-HMF的选择性明显的提高。这都体现了微波辐照类芬顿法处理纳米沸石的优势。最后,对于微波辐照下类芬顿法祛除有机模板剂的效率进行了测算,发现原位祛除方法中H2O2的有效利用率达8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