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日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许多乍看相似,但实则有着不同文化内涵的概念。如何准确传达这些概念,是译员需要面对的一大挑战。其中,有的概念由于过于新潮,而尚未传播到另一方(如网络数字节),有的在传播过程中衍生出了新的含义(如盂兰盆舞),或是在语感上有所差异(如盂兰盆节),还有的在传播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淡出了历史的舞台,不再为人们所日常熟知和使用(如在日本,人们并不会过中国的中秋节,也就没有相关的祝福语)。此外,中日两国人民在“称谓”和“问候语”上,也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由于日文中也有部分汉字表记,我们在从事口笔译工作时,常常容易掉人直接照搬的陷阱,使得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无法得到传达而大打折扣。本文基于北京市房山区心理教育讲座的口译实践,将录音资料整理成文字稿件后,对于在口译现场感到翻得不太恰当或是心存疑虑的地方进行了梳理。结果发现,其中大多例子,其背后都有着非常浓厚的文化色彩。通过还原当时的心理活动,继而通过搜集资料、分析先行研究,尝试总结了相关规律以及较为可取的译法和技巧。接着,通过拓展、收集相关的例子,提出了在各个场景下的具体口译方案。首先,在第1章中从实践概况、委托方的要求和实践意义三个角度介绍了实践的背景。接着,在第2章“网络数字节的翻译”中,以实践中遇到的“光棍节(11月11日)”、“双十二(12月12日)”为例,并延伸至“6月6日”、“9月9日”等由吉利数字的叠数构成的节日、带有吉利数字“18”的电商店庆日、由谐音发展而来的“517吃货节”以及“520告白日”,分别展开探讨。通过调查网络数字节的由来、同一日期在不同国家的内涵、在网络上搜索相关日文译法、探究日本网络数字节的现状,总结了不同类型数字节日的不同特点及译法。在第3章“祝福语的翻译”中,以实践中遇到的“双旦(元旦加圣诞)快乐”中的“双旦”这一中国独特的新节日为例,指明基本不受时间限制的“节日快乐”这一中国的泛用说法,并不能够等同于日本的祝福语“おめでとう”,并列举出了适当的译法。由此延伸,对于同样无法套用“おめでとう”的“中秋节”和“教师节”等等概念较难传达的节日进行汇总,提出需要把握节日本身的译法以及能够使用的时间范围,根据场合和说话对象,选择合适的口译方案。最后,提出了在新年等场合,以及以旅居国外的说话人为对象时,可以选用的其他译法。在第4章“相关娱乐活动”中,基于将“广场舞和盂兰盆舞”进行对照的实际例子,指出日本的“盂兰盆节”以及“盂兰盆舞”传自中国,但发展出了独特的文化,带有浓厚的喜庆色彩。在翻译时,需要同在中国又被称为“鬼节”的“中元节”的形象进行区分等等,总结了在开展相关文化翻译时需要注意的要点。在第5章中,就“先生/老师”这一称呼展开探讨,指出中文语境中泛用的“老师”,并不能够直接适用于日文语境,有时反而可能适得其反。提出可以大胆地使用“~さん”这一称呼,也可提前征求对方的意见。最后,在第6章中,针对日本人常用的“お疲れ様”,就中日问候语背后的文化差异展开分析,指出不能将其直接翻译为“您辛苦了”,总结提出了可以根据场合使用“累了吧”这一译法,更加符合中文表达的习惯。新潮的网络数字节,倘若仅仅传达其最初的说法,则掩盖了身为促销节的这一重要性质。而单纯提到数字,那么所有的数字节都将黯然失色,难以烘托出其特别之处,以及相互间、同传统节日之间的差异。此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文化息息相关的还有“祝福语”、“节日活动”、“称谓”和“问候语”等等。本文结合力所能及能够收集到的先行研究、网络资料等,尝试分析和总结了基于跨文化交际视域下,更加地道、贴近说话人意图的译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