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响一个国家或者某一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了技术、资本以及管理。其中,资本可以划分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两类。并且,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逐渐成为促进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内蒙古自治区处于我国西部地区,农村的发展更为落后,再加上内蒙古地广人稀、人力资源匮乏,因此,加强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内蒙古农村地区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运用人力资本投资与新经济增长等相关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农村地区政府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和借鉴的基础上,阐述了人力资本投资相关理论,为接下来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内蒙古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政府人力资本投资情况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发现内蒙古政府教育投资严重向高等教育倾斜,政府农村教育经费投资不足并与城市间的差距较大,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落后,农村健康卫生投资在全国处于落后状态,亟待加强。然后,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等方法对农村地区政府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结合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的结果,可以知道政府对农村居民进行的教育投资和卫生保健投资的确对农村总产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农村产出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的指标有农村学前教育投资、高等教育投资以及每千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数和农村社会人均最低生活保障救济费;而新农合受益人的增加、镇卫生院的数量的增加对当期农村总产出会产生负面影响;农村初中教育经费的增加在短期内会使农村产出减少,但通过协整分析可知,在长期内农村初中教育经费每增加1单位,会给农村产出带来0.3547单位的增加。最后,政策建议。本文从教育投资、健康卫生投资、迁移培训投资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包括重点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建设和经费投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和农村学校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加大农村学生补助力度,高质量完成嘎査村标准化卫生室的建设,提高乡镇卫生员、村卫生室卫生人员的技术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