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q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这几年比较频发的案件。在这中间有中小企业缘于贷款难而走向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道路,比如孙大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也有一些企业以“理财之名,行融资之实”,比如德隆系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当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本身的不确定性也难辞其咎。这些问题都让原本沉寂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时变得非常“火爆”,也让我们对这一罪名的一些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事实上,弄清这一问题有助于我们明晰地区分罪与非罪,此最与彼罪。更为有意义的是,在金融产品创新日益加快的今天,如何区分创新的金融产品与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也显得很有必要。同时,对于本罪的一些基本问题,还存在诸多争议和不清晰的地方,因此,很有必要对此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和探讨。本文的写作思路大概是这样的:第一章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试图进一步弄清楚“非法”的内涵与外延,对非法“吸收”的两种方式做了分析,特别是变相吸收的行为样式。针对不确定的“公众”,我们建议从特征入手来把握。第二章对金融机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作了探讨。按照多数学者的观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不具有吸收公众存款资格的金融机构。但事实中,确实出现了一些地方信用社因高息揽储导致严重后果被银监会撤销的例子。因此,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具有吸收存款资格的金融机构原则上也可以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第三章主要探讨的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特别形态。首先分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性质,即究竟是行为犯还是结果犯?对这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理解本罪的犯罪停止状态。即本罪到底存不存在未完成形态?如果存在,究竟存在那些类型的停止状态。然后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共犯做了简单分析。对于罪数形态,主要分析了相关犯罪的牵连犯和数罪形态。第四章接下来分析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认定问题。主要是针对实务中容易混淆的民间借贷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试图去区分二者,避免民间借贷滑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深渊。接下来论述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相关犯罪的区别与联系。包括非法集资、集资诈骗罪。
其他文献
服刑人员作为特殊的个体,被判刑入狱失去人身自由,其服刑期间的心理问题比一般人群严重,尤其是抑郁症状更是带有普遍性。这些心理问题的存在,必然影响服刑人员的改造态度和改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移动通信系统的各种需求与日俱增,世界各国在B3G/4G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上倾注了大量的努力,并已取得丰硕研究成果。在对移动通信技术各个层面的研究过程中,
职业适应,作为人的社会适应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指在积极的职业价值观念指导与统率下形成并维持的职业心态、职业能力、职业关系等与职业劳动者及其环境之间的和谐状态。新教师
高校安全稳定管理是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系统工程。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当今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面临复杂的政治形势、大学生的素质差异、大学生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各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如何在新形势下完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如何更进一步的提升经济技术开发区竞争力
流式微珠分析技术,又称液相芯片技术或悬浮芯片技术,是将溶液中的可溶性待测物质通过生物分子之间的特异性亲和反应结合在类似于细胞大小的经光学编码的微球体上,利用流式细
媒介生态学是指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来探索和揭示人与媒介、社会、自然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服饰传播是媒介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生
“奎—独—乌”地区作为天山北坡经济带上相对独立的经济区,由于独特的资源禀赋条件及交通区位条件的共同作用,使得该地区优势互补,具有协同发展的融合趋势。但由于三地在行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许多先进教育理念传入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是其中之一。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项新工作在我国发展缓慢,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在就业形
与住房投资相比,我国住房市场的消费明显不足。住房交易的信息成本过高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探讨住房交易信息成本的形成机制,定量计算住房交易的信息成本,揭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