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失衡与环境污染倒逼问题凸显,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任务紧迫。以1990-2014年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根据GDP增长速度的变化将1990-2011年界定为经济高速增长期,2012-2014年界定为新常态,对比分析新常态下与经济高速增长期产业结构的演化及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有助于促进并实现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文献的研究成果,从新常态视角拓延产业结构演化内涵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将产业结构演化划分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两大类,测算出产业结构时间演化系数和空间演化系数。接着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的时间演化特征,运用Kernel密度估计分析新常态下31个省市自治区、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空间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变异系数法对“三废”指标赋权后加权得到生态环境综合指标,基于时间维度引入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分析新常态下产业结构时间演化环境效应的动态变化,基于空间维度建立空间误差模型(SEM)分析新常态下31个省市自治区产业结构空间演化的环境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时间维度上,我国产业结构由经济高速增长期的“二三一”模式演变为新常态下的“三二一”模式,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较经济高速增长期越来越合理、越来越高级。此外,经济发展调速换挡给环境质量和环境治理带来利好,新常态下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生态环境的负效应基本保持不变,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生态环境的正效应较经济高速增长期有变小之势。(2)空间维度上,新常态下31个省市自治区、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省际差距较经济高速增长期逐步减小,但中、西部地区的省际差距程度大于东部地区。此外,新常态下周围省份生态环境变动的误差项对本省生态环境的正向促进作用强于经济高速增长期;本省和相邻省份产业结构合理化对本省生态环境有负向影响;本省和相邻省份产业结构高级化对本省生态环境有正向影响;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演化对生态环境的固定效应大于东、中部地区。